《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百骏图》目前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
这一卷《百骏图》摹本,起先就在金二爷手中。清亡后,金二爷这些满族宗室没有了经济来源,家境很快就没落了,生活潦倒,于是便以作画摆摊谋生。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后的一天,古董商梁某到什刹海一带溜达,正好碰到了金二爷,二人便攀谈了起来。在谈话中梁某得知金二爷手里保存有郎世宁《百骏图》的仿本,于是相约到金二爷家中观赏。梁某十分欣赏金二爷的画艺,提出请他为自己再临画两卷《百骏图》,并每月提供生活费30元,3年为期,金二爷按时完成了两卷临仿的郎世宁《百骏图》,梁某又付给金二爷两百元酬劳费。后来梁某请琉璃厂的张鉴轩、阎善之在画卷上添上了“臣郎世宁恭绘”署款,再配上仿张照、董邦达、于敏中等大臣的题跋,加盖乾隆的5颗印玺,按照宫廷的格式装裱,共用了3年时间,花费了近两千元,等待时机出售。
当时这卷《百骏图》未能完成,仅留下了白描手稿;但也还有一种可能是雍正二年那卷绢本设色画的底稿。但是从画法上来看,美国所藏的这幅稿本,纯粹属于欧洲绘画技法,而无中国画家参与的痕迹,应当是郎世宁的手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