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上河图》的英文如何翻译?

(2013-06-07 18:11:44)
标签:

清明上河图

文化

    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认识的情况下《清明上河图》的英文翻译还是用“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更简单,直接把“清明”用拼音翻译为“Qingming Festival”,这也是世博会中国馆里《清明上河图》的标准翻译。
    这幅《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当然是C。但是,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网友就这道题的英语翻译中的“清明”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该画的内容并不是指清明节的时候,并指出《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存世间的一幅精品。该画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实际描绘的是秋季景色,“清明”二字是描绘当时正值清明,天下太平,并非清明时节。因张择端是一位宫廷画家,他的画是为宫廷服务的。他还指出,关于“清明”二字的来历有二:一、是张择端在进献画时为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张择端在将画进献时并没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图”,皇帝看到画上的繁荣景象,因宋代喜欢粉饰天下,所以皇帝在“上河图”这个名字的基础上加上了“清明”二字。

    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2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的文章。他在文章中通过对画上出现的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的观察研究,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秋景(转引自《历史密码III:千古之谜终结解读》,新世界出版社)。不说别的,扇子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十多次,难道4月份清明节的时候气温就热到需要扇扇子了吗?但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说法持异议,他认为扇子的功能不仅是拂暑驱蚊,在北宋时期它还用来题诗作画,而且还有“便面”之用。“便面”即指书生文人、达官显贵以及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遮面,所谓“以扇遮面,择其两便”。我在《清明上河图》上截了图,正好貌似有一个“以扇遮面”的画面。所以,不能用扇子来否定春景。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有没有其它季节的特征呢?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从树木景色来看,这幅画表现的内容肯定不是冬季。所以,清明上河图表现的不是春天就是夏天、秋天。如果确定是夏秋之际,那么清明上河图就不能翻译为“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