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吃元素周期表中的“有毒物质”
http://s7/small/a76424act7c77b0c9ced6&690
众所周知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许多元素是可以通过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的。这些元素中,有一些是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如氧、氮、铁、钠、镁、钾、钙等;还有一些未发现对人体具有有益的生理功能,并且对正常代谢功能有损害的,而且在较低摄入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明显的毒性作用,被大家称之为“有毒物质”。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铅、镉、汞、砷等。环境的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和包装设备的溶出等,是有毒物质导致食品污染的主要途径。
有毒物质——汞
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这是因为日本氮肥公司开设的合成醋酸厂把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到水俣湾。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而且,甲基汞还有致畸以及胚胎毒性作用。
有毒物质——镉
痛痛病是首先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种奇病,因为病人患病后全身非常疼痛,终日喊痛不止,因而取名“痛痛病”(亦称骨痛病)。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叫作神通川河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逐渐的蓄积,从而使当地的人们得了这种奇怪的痛痛病。镉的慢性毒性作用主要损害肾脏、骨骼和生殖系统。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的同时,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缺乏维生素D会妨碍钙、磷在人体骨质中的正常沉着和储存,最后导致骨软化,身体萎缩,骨骼出现严重畸形,严重时,一些轻微的活动或咳嗽都可以造成骨折。最后,病人饭不能吃、水不能喝,卧床不起,呼吸困难,病态十分凄惨,终于在极度疼痛中死去。
上面两个著名的例子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有毒物质”通过环境污染使食物污染,最终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或许不是我们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所能改善的,但是,日常生活中通过改变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使得你能够避免“有毒物质”中毒的话,大家是不是更应该去做呢?
有毒物质——铅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已经淘汰了铅锅,就是为了避免铅锅烹煮酸性食物时导致铅溶出,长期食用的可能会引起慢性铅中毒。铅的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其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所造成低色素性贫血、中毒性脑病和肾功能的损害。还有一些罐装食品,使用的是金属皮密封包装,但是罐缝的位置是由含铅的锡焊接的。据检测,此类罐装制品中铅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食物。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去选择这些含铅较高的食物进入体内。
那么,怎样才能使体内的铅安全的排出体外呢?一个有效又简单的方法是吃水果时连同果皮一起吃,尤其是苹果。据研究发现,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苹果皮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具有相当明显的抗辐射效应,能延缓受辐射动物的生存期,它还有促进动物体内铅污染排出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动物肝脏、骨骼和血液中的铅含量。而且,最好选择那些套袋的苹果,这样既能减少果皮上农药的污染,还会减少空气中如汽车尾气中铅对果皮的污染。
有毒物质——硼
我国有的地方包粽子用的糯米馅会额外的加入一些硼砂,据说这样会使糯米更紧实,吃着有弹性,口感更好,保存时间更长。事实上,硼砂是有毒的,而且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连续摄取会在体内蓄积,妨害消化道的酶的作用,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婴儿致死量为2—3克。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都是严禁把硼砂作为食品添加物的。虽然硼砂在医学上用途广泛,具有很好的消炎杀菌的效果,但也一般都只做外用药,极少内服。
除了上述的那些有毒物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还有很多的有毒物质,大多数的重金属都是有毒的,如金、银、砷、铂等。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应尽量减少长时间处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还应尽量避免去食用那些人为添加有毒物质的食品,拒绝食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有毒物质,保护健康,从我做起!
参考资料:《预防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临床营养学》
科学出版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