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2019-11-14 13:19:01)
标签:

佛学

旅游

文化

广诚-涛哥

分类: 文化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作者:吴忻灿,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其一

慕名而来佛奕寺,游人见了赠贡品。

香味扑鼻未尝过,入口即化舌尖甜。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其二

漫步寺内气清新,鸟儿婉转声声鸣。

拜完佛祖心自净,止步漫游花仙境。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其三

山好水好绿树好,但唯不闻瀑布泻。

父给(jǐ)人茶话家常,母同我们共嬉戏。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评诗后记
      我们有个习惯,时常会带孩子们去找周边一些景点游玩。周末和孩子约好去了云霄县平和乡的九斗岭佛奕寺,我们喜欢找游人少较清静的地方,一家人在一起,也让孩子们释放释放压力,洗去一身的疲惫,净化心灵,得以身心轻松自在!通过简单的游玩,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
       值得一说的是这三首诗,是大女儿有感而发写的,我知道现在的学生读书很苦很累,不想再给她们增加压力。看了大女儿这三首诗感到很欣喜,因为自己本身对文学很有兴趣,业余的时间自己也会写一些东西,平常评点他们的一些作文,也许是这样的原因,特别是最后的一句话:“如有不当之处,请父亲立刻指出!我会认真听取意见!”,自己深感羞愧!只怪老父文化太低看书太少,真的评不出来有哪里不好的地方?在(其三)“但唯不闻瀑布泻”中的“泻”,本来我要给她改为“流”,后来细琢后还是没改,我在想她为何要用“泻”不用“流”,那是因为“流”不能体现突出瀑布的雄伟壮观,要不是今年是旱季,瀑布有水的话一定很壮观,所以她采用了“泻”。我把这观点和女儿交流后,她一直的夸赞我,说出她的意境,非常的兴奋!
      然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也是在(其三)这一首,我在揣摩思量她的小诗诗,她跑过来问我:“爸,你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吗?”手指着"父给人茶话家常”的“给”,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我心想她肯定是要来考我的,既然不读gěi,这个好像还有一个读音jǐ,我假装很有学问的说“读jǐ”,话音一落,女儿兴奋的尖叫说我厉害!其实我心里发冷汗。其实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效果最好!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佛奕寺印象:非常适合喜欢清静的朋友,路线也非常的好找,寺内有免费的无线网络和茶几供游人泡茶,值得一提的是有清澈甘甜的泉水,都是从大石壁中溢出,泡上一壶好茶,妙哉!写于此灵感来也作诗一首:
              佛奕寺印象
                 阿涛/文
             九斗日曜泉,
             石壁溢甘甜。
             相约三两友,
             醉在茶中游。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秋日一游九斗岭佛奕寺-诗三首


      佛奕寺简介
古称马坑庵,又名"九斗岭岩",地处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乡马坑村东南隅的山坳丛林间。
国三十七 年(1948年)版《云霄县志》载:"此岩在水晶坪与甘埔之间,明、清有汛塘兵防。此地极为险要,是云霄与平和、诏安相通的兵防之地"。据相关史料考证,该寺院始建于明 初,主殿尊奉"三宝佛祖"、"千手观音"及十八罗汉等塑像。到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云霄镇名绅吴永绥捐资重建,以祈光弘佛法,广结善缘。
佛奕寺地处交通要津,清乾隆之初,寺院一度成为民间反清抗暴的秘密组织 --"天地会"(后世称为"洪门致公堂")正式创立之前的早期活动地点之一。至乾隆后期,天地会案发,佛奕寺遭到官兵焚毁殆尽,寺院竟废弃有百年之久。清 末民初,又由当地信士、乡绅吴养廉募资重建,且易宝刹名为"九斗岭佛奕寺"。后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佛奕寺又成为闽南革命游击队的一处"地下联络站"。由此可看出,佛奕寺颇具地理优势与悠久的革命传统,历经沧桑,是一处深富内涵的释坛胜境。可惜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再遭劫难,被毁为废墟。
      欣逢盛世,百废待兴。2009年,云霄县信士郑永平以虔笃的心志,力行众望,多方筹集资金,发愿重建佛奕寺。在云霄县民宗局与文物保护协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群策群力,功德同修。历时二年,重建后的佛奕寺终于初具规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佛奕寺游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