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2021-04-06 21:29:31)
标签:
课题研究 |
分类: 省级课题资料 |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汉阴县城关一小
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为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找准问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3月中下旬,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对象:
1、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以“学生阅读现状”为切入点,从学生对阅读的态度及兴趣、阅读量与阅读面、家庭读书氛围、阅读习惯与方法、对教师阅读期待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调查对象:课题组成员所带学生,本校三至年级学生为对象的抽样调查,共调查220名学生。这些学生的情况基本能代表学校中高年级的阅读现状。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部分学生有阅读兴趣,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每天能坚持阅读,但依然有少部分学生不爱阅读,并且班级之间的阅读兴趣差异较大。
问卷题目(1)你喜欢读课外书吗?(2)你读课外书的原因是什么?(3)你怎么对待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4)你觉得阅读有什么益处? 结果显示,47%的人十分喜欢读书,50%的人比较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有78%是因为自己喜欢读。每次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占65%,认为阅读能扩大知识面占33%,能积累优美词句占37%。从这些地方能看出大部分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喜欢阅读,能认真阅读,对阅读有正确的认识。但有3%的学生不爱阅读,分别有11%的学生要家长和老师督促才会读书,有1%的学生不读书,34%的学生有时会读。表明这些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待培养。同时,各班级的阅读兴趣不均衡,十分喜欢阅读的最好的班级为65%,最低的为15%,十分喜欢读书最好的班级为86%,最低的为15%。这表明,班级的阅读氛围差异大。其中跟语文教师的重视程度关系密切。
2、大部分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阅读量少。
问卷题目(5)你每天阅读多长时间?(6)你去年读了几本书?结果显示有27%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达到了40——60分钟,44%的学生每天阅读20——40分钟,27%学生每天阅读10——20分钟。只有3%的学生不阅读。去年阅读6-10本书的占35%,阅读2-3本书的占34%,阅读4-5本书的占27%。但是,写出你去年读的最喜欢的书名,问题就出现了,学生写的一般只有几本,而且几乎都是学校整本书阅读的书目,这表明学生其实没有真正自主阅读,所有的课外阅读就是学校老师组织的整本书阅读,进而推测到学生每天没有多少课外阅读的时间,问卷中反映的数据,是学生思想上认为应该读多少时长。所以根据学生所写的去年一年最喜欢的书籍,能看出学生阅读量少,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
3、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关心不够,缺乏家庭阅读氛围。
问卷题目(7)你的课外读物来自哪儿?(8)你有多少藏书?(9)你的家长看书吗?(10)家长关心你的课外阅读吗?(11)家长和你交流课外阅读体会吗?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读物中有57%是由家长购买的,27%是自己购买,向班级图书角借书占11%。而很多的时候家长给孩子买作文书,而这类书学生往往不喜欢阅读。有20本书的占35%,30本左右占21%,40本以上占29%。家长经常看书的占27%,偶尔看的占27%,,15%的家长经常看书从来不看书。有39%的家长经常会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54%的家长偶尔会和孩子交流阅读体会关心孩子读书的占60%。从来不看书的家长占15%,从来不和孩子谈读书的占17%。以上数据表明很多家长自己不读书,对孩子的阅读情况也不重视,缺乏积极的影响,没有阅读氛围。孩子无家庭阅读氛围,也无人监管,自然能够在家庭中浸润书香的孩子很少。
4、孩子的读书习惯、阅读方法有待培养。
问卷题目(12)你通常怎么读课外书?(13)读课外阅读不理解时怎么办?(14)阅读后通常你还做哪些事情?结果显示:
能读完读完整本书占69%,只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读17人,能在书上圈画14% 。 读书不理解查阅资料的占 64%,请教家长的占26%,请教老师占8% ,完全不管的占2%。阅读之后,与他人交流占39%,做读书笔记的占31%,摘抄剪26%,还有4%的孩子什么也不做。从以上数据分析,能看出学生的阅读更多的是了解故事内容,或者跟他人交流,选择的是轻松就能完成的任务,缺乏正确专注的阅读、从阅读中迁移运用意识,只是一味地泛读,阅读不够深入。
5、教师的指导方法单一,反馈检测不到位。
问卷题目(15)你希望老师如何指导整本书阅读?(16)你觉得该如何展示读书成果?结果显示希望老师便指导,师生一起读完整本书的占43%,老师稍微指导,学生再读占42%,学生自己读占15%。朗读精彩片段占31%,办手抄报占30%,写读书心得占19% ,表演书中的故事占19%。通过数据分析,教师的阅读指导学生不是很期待,教师要提高阅读指导水平,阅读成果展示的方式也需要更多样化。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与对策
1、引导家长给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及环境。通过微信群,引导家长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指导家长给孩子购买经典名著,让孩子拥有可优秀的阅读书籍。利用阅读课布置学生家庭自主阅读作业,在课堂上加强交流检查,促使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并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
2、重视阅读和阅读方法指导,用好晨读。
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首先要做一个爱阅读的人,特别是要指导学生读的阅读材料,要深入阅读,不仅要懂内容,还要领悟主题。教师热爱阅读,能潜移默化的地影响学生去读书。教师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也是上好阅读课的先决条件。
单元及课文补充阅读时,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利用课堂阅读拓展环节,创设有趣的课堂氛围,巩固运用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还可以每天用10分钟晨读时间,补充精彩阅读文段,让学生朗读积累,在诵读积累中丰富语言积累,体会阅读的好处。
整本书阅读课除了让学生读懂内容,还要结合年段课内阅读教会阅读方法,如浏览、默读、速度,作批注、提问题等。
3、继续建立班级图书角。争取班主任的支持,打造书香班级,让孩子随时有书看,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成果展示。指导学生办手抄报、写读后感,利用节日朗诵、表演情景剧、读书交流会等。通过展示准备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展示活动使爱阅读的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启发不爱阅读的学生要向榜样学习,要开启阅读之旅。
5、做好阅读评价,检测阅读效果。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在阅读指导中,多提供分享的机会,在分享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交流分享的积极性。结合评价标准,探索整本书阅读的评价试题,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挥测试成绩对学生阅读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