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陈先云讲话整理材料

(2020-12-06 20:13:19)
标签:

教育

分类: 工作坊简报

第二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

——陈先云讲话整理材料

本次观摩交流活动的主题主要聚焦在统编教材中的长课文、难课文如何教这个问题上。统编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里面增加了许多篇幅较长的课文,老师们感觉教起来很费劲。比如原来在人教版教材中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被编排在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么长的一篇童话,三年级的学生读得通句子?读得懂文章吗?两课时能完成教学任务吗?我们在三年级这篇课文教学前有各种担心。

陈先云理事长对老师们目前的疑惑与担心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老师们之所以出现以上认知,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于教学长短合适、难易程度适中的课文。课文篇幅短,不但便于教师讲解,便于学生背诵和学习文章的篇章结构,还可以“掰开揉碎”、讲深讲透。统编教科书全面推广使用,没有可资借鉴的教好长课文、难课文的成功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或问题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二是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不够到位。教师们对教材编排意图没有领会到位,对于每篇课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还是没有弄清楚。

三是随意拔高了教学目标。

四是不太重视学生的阅读情况。

长课文、难课文该怎么教?老师们怎样才能用好统编教材呢?陈先云先生这样说:想要用好统编教科书,上好语文课,教师需要认真钻研全套教科书,领会编写理念,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把教科书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时可以采取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教学策略。

1. 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聚焦关键问题。   统编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在阅读和表达方面各安排一个训练要素。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后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细心关照这些编排内容,认真领会编者意图,精准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重视用好思考练习题,实现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与课文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落实与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供支持。思考练习题、阅读提示点明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示了学习的目标与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就会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帮助。

3、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教学要简化头绪,针对难点突出重点内容,直奔教学目标,提取主要信息。语文教学突出重点,需要依据统编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悟透文本,发掘、提炼出文本的教学价值。长课文、难课文的教学,关键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在充分解读、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精准定位目标。对于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找准着力点,每节课抓住一到两个重点或关键问题,不求多,只求“一课一得”。

  4.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统编教科书比较注重文体意识,在以记叙文、应用文等实用文为主体的基础上,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如儿歌、韵语、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古典文学名著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特点与语言特色,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关注不同阶段儿童在理解能力上的特点和阅读的发展水平,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假设我是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哪些地方不好懂,我该注意什么,该怎样去读懂它。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这个地方你该懂,那个地方你该懂,强拉着学生跟着自己跑。要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容易产生的错误是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基于学情,知晓学情,才能以学施教。

 5.从整体着眼,增强整体教学观。教师用好统编教科书,要从整体着眼,增强整体观。教学要关注整体,加强内容的整合,避免零打碎敲。一节语文课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