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标签:
课题研究 |
分类: 课外阅读课题资料 |
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
课
学
课 题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印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本次活动由课题组负责人方务银汇报,从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成员分工、实施步骤、预期成果以及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课题汇报得到了刘康花老师的肯定,刘老师认为课题目标和内容确定准确明晰,步骤有操作性,开题报告比较规范。刘老师也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在开题报告要点中加入研究目标;在行动研究后面加入“指导模式”;课题组成员除了写读书笔记,还可以写学习心得;阶段分工中最好明确时间、目标、阶段成果,这样操作性更强。研究前期阶段可以先运用学习到的他人的理论及经验,后期阶段再发现不适合的地方,存在的问题,对不足的方面改进,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策略。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评价方面的研究,形成评价标准。 与本课题一起汇报的还有另外几个课题,刘老师也都一一指导,这让我们再一次学习怎样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如何将目标、内容细化到实施步骤中。 最后刘老师对我们所有课题组成员提出以下要求:要加强学习,寻求理论支撑。要定期进行回头望,课题组成员之间要多交流、多研讨。要勤动笔,记录下平时自己好的做法,及时反思,这些可能就是最后成果的一部分。在研究过程中要主动寻求各方面的援助,多与指导老师交流,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还要主动搞活动。课题研究尽量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搞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刘老师也委婉地指出:这样的机会课题组成员应该都来参会学习。 本次开题会,得到专家的指点,明确了方向后期的研究,明晰了研究途径,给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帮助。近期,按照专家的指导,尽快完善开题报告,按照开题报告的计划开展研究,我相信我们的研究行动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预期成效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3000字(可加页)。 (一)题目:小学中高年级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3、4年级)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课程标准》阅读的评价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从课标中的语段,能充分感受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课标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有具体规定。从教育家的观点能充分感受到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综合课标和教育家的观点,一线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达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 可是在我校课外阅读效果不太理想,大部分老师虽然很重视课外阅读,但整本书阅读指导,除了引导学生读懂内容,不同年段,不清楚如何与课内阅读关联应该系统培养学生哪些阅读能力;单元中课外阅读补充材料随意性强;对课外阅读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学生阅读成果展示形式单一。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的自觉性不高,自主阅读习惯差,阅读能力差,很多学生阅读量不足。课外阅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想通过开展《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师指导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学习名校先进的课外阅读指导理论和经验,运用于我校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探索我校中高年级单元主题补充的课外阅读材料、整本书阅读指导方式方法和评价方式、成果展示的方法,来解决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策略,提高我校教师课外阅读指导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习名校先进的课外阅读指导理论和经验,运用于我校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 2、探索我校中高年级单元主题补充的课外阅读材料、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成果展示的方法,来解决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3、总结出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策略,提高我校教师课外阅读指导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中高年级单元主题补充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2、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3、中高年级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4、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和评价策略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课外阅读现状的看法及学生的实际状况, |
|||||||||||||||||||||||||||||||||||||||||||||||||
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客观分析,找准问题,确定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2、文献研究法:购买有关课外阅读指导方面的理论书籍,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做法,获得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技巧,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策略。
3、 新问题,不断采取措施修正和完善,逐步探索出适合本校师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模式。 (四)研究的组织、分工、进度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20年3月-8月) 1、课题申报(2020年3-5月) (1)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到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确定课题。(负责人:方务银) (2)搜集相关小学课外阅读的成熟经验和先进经验的资料。(负责人:沈海侠) (3)根据课题研究方向,选择课题组成员,建立课题人员钉钉群。(负责人:方务银) (4)学习安康市2020年课题管理文件。(负责人:方务银)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020年6月—8月)
1、
3、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实践研究。
(2)负责单元主题补充阅读指导的成员,搜集单元阅读补充材料,利用课堂中课外拓展环节,补充阅读。形成年级单元补充阅读资料集及补充阅读教学设计。(准备:10月) (3)开展听课活动,把设计用于课堂阅读指导实践,对整本书及单元主题补充拓展阅读指导课的效果进行研判,优化教学案例,形成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2020年11月-12月,2021年3月-4月,听课活动组织:沈海侠、邝冬梅) (4)多种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如美文诵读、诗词诵读(单元主题中补充的资料)、手抄报示等活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从时间上探索课外阅读的形式:如语文课前3分钟诵读、每天晚上课外阅读等。(日常教学中相机进行)拟在2021年庆元旦或庆六一活动中进行课题成果汇报演出。(负责人:按照年级依次为邓冬梅、柳惠、邝冬梅、柯贤会) |
|||||||||||||||||||||||||||||||||||||||||||||||||
(5)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反馈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寻求理论专家的引领指导,矫正课题研究方向,解决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及时收集资料(学习资料、研讨记录),建立档案。(中期报告:陈芳、方务银) (6)阶段性总结。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注重理实践操作,注重反思,注重对效果的评估,在反思评估中,调整研究行为,总结经验,整理阶段性成果。(研究过程性资料收集:张婧、邝冬梅)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21年5月—7月) (1)上课题汇报展示课。(5月) (2)整理撰写课外阅读指导经验策略。(6月,各成员) (3)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和教育叙事,以及优秀学生作品,形成相应的文集。(6月,责任人:张婧、邝冬梅) (4)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分析研究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制作课题汇报PPT。(7月,负责人:沈海侠、柯贤会、方务银)
(五)预期成果、成效 阶段性成果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
预期成效 1、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提高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3、形成整本书阅读和单元主题补充阅读教学案例,形成值得推广的课外阅读指导经验。
课题负责人签名:
|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 教研室刘康花老师评议: 首先肯定了该课题重在实践研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而现在很重视课外阅读,课题选择比较有价值。开题报告比较规范,内容比较完成。 同时对要点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在行动研究后面加入“指导模式”。 2.课题组成员除了写读书笔记,还可以写学习心得。 3.阶段分工中最好明确时间、目标、阶段成果,这样操作性更强。 4.研究前期阶段可以先运用学习到的他人的理论及经验,后期阶段再发现不适合的地方,存在的问题,对不足的方面改进,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策略。 5.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评价方面的研究,形成评价标准。刘老师的指导,使得课题未来的研究思路清晰明确起来。
1.要加强学习,寻求理论支撑。 2.要定期进行回头望,课题组成员之间要多交流、多研讨。 3..要勤动笔,记录下平时自己好的做法,及时反思,这些可能就是最后成果的一部分。在研究过程中要主动寻求各方面的援助,多与指导老师交流,开阔眼界,打开思路。 4. 课题研究尽量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搞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
|||||||||||||||||||||||||||||||||||||||||||||||||
四、研究调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
|
|||||||||||||||||||||||||||||||||||||||||||||||||
五、所在单位意见
|
六、县(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