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中段习作教师指导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2014-01-02 14:46:06)
标签:

课题研究

中期报告

教育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3.12.29.

立项号

XKT2013330 

课题名称

小学中段习作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负责人

方务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汉阴县城关一小 

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807586412_0_1.html

课题组参与成员

胡毓娟 沈琼英 邓丹丹 柯增云

自从五月份我们申报此课题后,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就开始为课题研究做积极的准备。我们先学习了作文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我们学习了汉阴县名 师查振坤老师的《作文早起步》的经验,学习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等系列作文教学丛书,利用网络收看名师优秀作文教学视频等。通过学习,我们课题组的教师明确了作文指导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多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并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同时,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全面了解了实验对象的习作现状。在申报课题时,我们的实验对象还处于三年级段,还有三个单元习作未写。我们通过学生这三个单元的习作质量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本学期开学初,学生已升入四年级我们又对学生的习作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全面把握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贫乏;不善于观察,积累的写作素材少,存在无米之炊的状况;不能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好词佳句;不能把内容写具体;大多数习作语句不通,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也不好。

对学生的习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了解后,于本学期开学初九月中旬,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具体细化了我们的研究步骤,对课题组成员做了较详细的分工,接着按研究步骤具体开展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利用语文课,带领学生学习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的相关观点:作文能力是“写”出来的,作文写得多的人,写作水平一般都很好,写得少的人,写作水平一般都平常;写作也不是难事;写作是留住生命、留住童年,是记录人成长足迹的好办法。通过名师的论点让学生懂得写作文很重要,写作文并不难,只要多写,写作能力就会提高。

向学生介绍名人写作的经验,如培养出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蒋方舟的母亲、作家尚爱兰女士的经验“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等于是一个高度迟钝者,到处都是食物,根本就看不见,要别人指了才知道吃。”从而使学生知道:留心观察,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条件,材料就如同裁缝做衣服的布、建筑师建房的建筑材料一样重要,否则只能做出皇帝的新装和海市蜃楼。进而使学生树立起养成留心观察、自觉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

2、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素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作素材从观察中得到,留心观察了,但如果不记录下来,时间一久就淡忘了,还是没有写作素材,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把学校、家庭、社区发生的难忘、有趣、后悔、高兴的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根据情况,有时可以写具体点,有时可以简略些,达到积累素材,又适时练笔的目的。我们引导学生保存自己的日记本。我们学校会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老师批阅,并标记等级,教师对学生的周记质量进行统计,学期末对周记质量高的同学奖励。每周对优秀周记在班级讲评,分析优秀所在,引导学生掌握写周记的方法。

3、引导学生读好书,积累语言。

多读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本学期,学校给学生配有《阅读》一书,我们有计划地布置学生阅读,并完成书后的阅读任务。另外,我们结合教材的单元主题,先后布置学生读了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艾丽丝奇遇记》《名人传记》《爱的教育》等。为了让大部分学生有读书条件,我们在家长会上倡导家长给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当然,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引导学生读书活动我们还将持续下去。

4、把学生的校园生活、观察和习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写作指导效率。

让学生观察,记录写作素材。但真正写作时学生不知道很好的选择积累的写作素材,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本学期的第一单元 是“自然景观”主题,学完四篇自然景观的课文,单元习作要求写“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可以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为了给学生有效的指导,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讨论时,发现正值初秋时节的校园,异常美丽:树木葱茏,桂花开满枝头,小花坛的花争奇斗艳,操场上新铺的人造草坪一片碧绿。我们决定就引导学生写校园。于是我们先带领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再回教室梳理写作顺序、各种花木的写作重点,最后学生写作文。本次习作因为指导细致,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大部分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能表达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本次指导只是一次示范,后来凡是有值得写的校园素材,我们都会及时引导学生练笔。如:期中考试后,引导学生写试卷分析;影视教育活动后,引导学生写观后感,还鼓励部分优秀习作者参加影评大赛。通过这些习作练习,既让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作文和生活、作文和观察密切相关。

5、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创造写作素材,提高习作指导效率。

    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这学期第二单元主题是“观察中的发现”,单元习作也是写“观察到的事物和其中的发现”。在单元中第一篇精读课文后面,编者提示:可以泡点豆子,每天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于是我们在学完了这一课后,就指导学生回家泡豆子或长豆芽,并记录观察到的豆子的变化。到学完这一单元写作文时,学生泡的豆子或长的豆芽都已经长大,我们在习作指导时,引导学生说出豆子的变化,鼓励他们发挥想象采用比喻等方法,把豆子的变化写具体,写生动。凡是动手实践了的学生这篇文章都写得具体、生动。使得此次的习作指导落到了实处。

6、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

每单元的课文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篇章的结构上,都是非常优秀的习作范例。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习得文章语言,知晓文章的布局谋篇、写作方法。习作指导时,凡是能对学生写作有启发,我们都以课文为重要凭借。如:第四单元,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有老舍、丰子恺的作品,这些名篇大多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的特点,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我们就引导学生学习课例的写法,也写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的特点,体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再如第八单元,主题是“科技成就”,其中《电脑住宅》介绍的是日本东京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文章按空间转换顺序介绍住宅特点,重点段落先写哪里有什么装置或设施,再写怎么使用这些设备,接着写给主人带来什么方便,条理很清楚。这一单元习作要求写想象作文:“未来的……”,在指导写作时,我们就引导学生学习《电脑住宅》重点段落的写法,写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某一种物品的特点。这两次习作由于把阅读和写作指导结合了起来,学生大多都能按一定的顺序写,能把重点内容写具体,把语句写通顺,习作质量较高。

7、扎实上好习作讲评课,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当学生写了作文后,我们会收集学生的习作,全面了解情况,再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习作讲评。讲评时,一般我们会出示本次的优秀习作,引导学生明白习作的成功之处。再出示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一起讨论修改的方法。最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习作者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作文一般的同学也会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问题习作者则会从同学的习作中受到启发,掌握写好或修改好习作的方法。我们力争每个同学每个单元习作都能达到要求。

8、整理学生习作集。只有让学生的习作有更多的读者,只有让学生享受到习作也能得到无尚的光荣时,学生才会对写作文产生更大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建立了班级QQ群,学生满意的习作可以在班级群中上传,加入了群的同学都可以阅读。期末,我们精选优秀的习作打印出来,让班级学生传阅。我们鼓励学生保存自己的习作本,并装帧成书,以这样的方式留住童年、留住生命,留住成长的印迹。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困难:

1、由于班级大,学生多,学生的日记和课外阅读我们教师无法有力监督,导致部分学生的日记质量不高,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数量、质量不足,阻碍了学生写作素材、语言的积累,有碍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导致班级学生习作能力差异较大。

2、我们在统一指导的几个单元习作,全体学生基本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但却出现了百人一面的习作,似乎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单元我们做粗略的指导,想给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和空间,但习作能力差的孩子,又写不出符合要求的习作。为此,我们很困惑。

3、由于我校班大人多,教师平时的日常教学很繁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相关相关信息沟通不够及时,资料记录整理不及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加强日记的检查和评比,督促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3、继续加强单元写作指导,力争所有学生单元习作合格。

4、加强习作讲评和修改指导,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5、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6、加强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

 

下一步研究计划

1、利用寒假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摘抄好词佳句,丰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继续留心观察,坚持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

2、教师回顾研究过程,整理和充实过程新材料;总结前期研究的得失。

3、继续加强习作教学经验的学习,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制定后期的研究措施。

4、新学期开学后,按调整后的计划措施继续研究。

 

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1、习作教学教学设计、习作教学教育叙事、习作教学论文。

2、学生习作情况调查问卷、学生习作情况问卷分析。

3、学生作文集、图片、课件。

4、学生的习作兴趣更浓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了。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

能否按期结题

能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4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