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你想不想去看看

标签:
亚龙湾洛阳多伦多情感旅游 |
分类: 生活杂谈 |
学期刚刚过半,一个个已经按耐不住不安分的心,把暑期的度假事宜提上了日程。可是,讨论来,讨论去,这只是个无限循环的话题,不管再怎么遭人鄙视,我们终究还是会去每年都会去的地方-----亚龙湾,特别安分。
讨论通常是这样的:
我说:“我们去一个不是三亚的地方吧!”
韩老说:“说吧,你想去哪儿?”(特别民主和开明)
我说:“去北京吧!”
韩老说:“去数人头吗?”
我说:“去新加坡吧!”
韩老说:“哼,跟香港一个样!”(在香港待了三年的他对此类大都会相当不感冒)
我说:“去济州岛吧!”
韩老说:“唉,那还不如去威海呢!”(同是北方海边小城的威海是我们共同战斗过的而且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
我说:“去东京迪士尼吧!”
韩老说:“香港迪士尼不是去过了吗?再说,急啥,再等半年,上海迪士尼马上就开了!”
我不肯认输,继续绞尽脑汁,并不断地过滤掉那些确实不太适合带娃出行的地方以及经济能力尚无法触及的地方,最后,
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地说:“要不,去个东南亚的小岛玩也行啊!”
韩老说:“切,跑去那么远,想看海,亚龙湾不就挺好的吗?!”
每每讨论至此,我不得不转身愤然离去,背后两个男人却在击掌庆贺并开始热烈地讨论今年去亚龙湾的各项准备工作,比如,你要不要再买件好看的短裤去海边啊,或者我想买个大箱子多带点儿书去,等等等等,没完没了。我不解,世界那么大,为什么就只有我想去看看啊?
其实,在保证每年去一次亚龙湾的空当,我们也穿插着去了别的地方。
拿洛阳来说吧!曾经去洛阳省亲,顺便游玩了一趟。住了一个多星期,最大的感觉就是除了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古迹,其他基本都和广州一个样。
洛阳市区街道整洁宽敞,路两边的写字楼,住宅楼,商铺随时可见充满着现代感的玻璃幕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的大招牌不时跃入眼帘。私家车、出租车、还有宽敞的空调公交车在马路上川流不息。
猛然间,看到一个公交车站亭里的巨幅UNIQLO广告,心里微微一颤。记得在读新井一二三的书《没有了鲔鱼,没有了黄油》的时候,里面有篇文章叫《买衣服?到UNIQLO去!》,我还曾经感慨:东京的生活跟广州差不多嘛!
猛然间,在下一个公交车站亭又看到了巨幅的H&M广告。记得三年前,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十年的小姑回国,在我家看到了一个H&M的购物纸袋,无比惊讶地说:“广州也有H&M啊!”后来她还发现,广州不光有H&M,还有Zara,还能吃到跟多伦多一样好吃的正宗巴西BBQ。多伦多,广州,洛阳,能有多大不同呢?
几年前看过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作者在第一章开篇中写道,他站在印度南部班加罗尔的一个高尔夫球场,一眼望过去可以看到微软的大楼,IBM的大楼,惠普的大楼,尚未完工的高盛的大楼,还有路边必胜客的广告牌上热气腾腾的比萨饼。作者心里想,“这里不是美国的堪萨斯州,但也不像是在印度。这是新世界,旧世界,还是下个世界?”
而当时身处洛阳的我心里也在想:是不是每个城市差不多都一样?
可是,虽然心里已经对上述问题有了几乎肯定的答案,虽然每次去完其他地方以后都恨不得立刻飞去三亚去补充消耗殆尽的能量,我却总是不知悔改,仍然想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好像内心始终有个叫做“在他处”的东西在呼唤。
而同时,尽管对韩老和加加的死心眼儿极尽嘲讽,却又有些羡慕他们的气定神闲和意志坚定。加加有不少同学都曾经跟着父母出国访学,有过国外生活的经历。有一次,我对他说,你也跟爸爸出国一年吧,像你同学一样也去美国看一看。可谁知他说,我才不去,我正跟爸爸商量转到三亚去上学呢!世界那么大,他却只对此处一往情深!
所以,如果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情怀,那么“世界那么大,我只去一处”就只能是境界了。
我想起韩老跟我讲过的“中年危机”。他说,人年轻的时候,觉得还有大把的机会和时间去实现理想,等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反正已经没有机会了,只有在中间这段时间,理想还没来得及实现,而时光正在匆匆流过,于是就会不可避免地忙乱和恐慌。境界不高的我是不是正在经历着关于旅行的“中年危机”呢?
你呢,情怀和境界,你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