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游廊-皇家御河-慈禧水道【图】

(2012-06-28 11:23:50)
标签:

皇家御河

京城水系

慈禧水道

景点门票

景区门票

团购

娱乐

北京旅游>>首页>>皇家御河游览
    北京有一条历史悠久的水系,被称为“皇家御河”。这条河原名长河,有700多年的历史。清朝乾隆年间整治后改为皇家御用河道,成为乾隆去往万寿寺为母亲祈祷祝寿和去颐和园的专用通道。光绪年间,这条河道是慈禧太后去往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路,被称为“慈禧水道”,两岸更因此成为繁华之地。据清代《京城古迹考》记载:“桥在西直门外半里……水从玉泉来,三十里至桥下,夹岸垂柳,绀宇亭台,酒旗掩映”。

    京城水系慈禧水道,可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旅游。说它古老,是说早在元代,这条河上就通行游船。历明、清,相沿700余年的历史。始于乾隆,盛于光绪。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200多年间,共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6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门票:单程40元/人,夜游票80元/人,一日游130元/人(团购更懂优惠>>搜旅网团购

    从水路游览颐和园可欣赏到乾隆皇帝营造的"东海三仙山":凤凰墩仿瀛洲、团城仿方丈、南湖岛仿蓬莱。游船途经"天子四海":凤凰墩仿太湖风光;景明楼仿洞庭湖风光;西堤仿杭州西湖风光;涵虚堂仿昆明池风光。

    慈禧水道"四趣":船趣-乘龙舟画舫或慈禧御舟,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桥趣-可欣赏西堤六桥、绣漪桥、水趣-可欣赏四海三仙山、景趣-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

    水道有清高宗弘历的御制诗所赞的八景:长河泛舟、绣漪画境、龙凤呈祥、景明夕照、西堤观桥、玉峰塔影、长虹引练、云外天香。
    慈禧水道是慈禧太后每年夏天去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水路。光绪十四年起,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新修好颐和园之后,她为了方便自己去颐和园,又疏浚了这条水道。颐和园是三分山、七分水、一亩田。慈禧坐马车去时,只能看到颐和园的四分之一。而乘舟游幸,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京城是天子之都,京水是皇家之水,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多由此乘船。除慈禧外,还有光绪皇帝、皇后、珍妃及阿哥、格格等才可随驾乘船。慈禧水道上“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除清朝皇亲国戚外,没人看见过。清朝时严禁百姓在此河道上打渔、行船,慈禧画舫经过时,两岸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步军兵丁6230人沿河护卫。人们站在岸边观看也是滔天大罪,因为皇后和妃子的美丽容貌,百姓们看到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被砍头的。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和慈禧几乎在同一天驾崩。国运衰则百事哀,隆裕太后因光绪皇帝曾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内,于1908年下懿旨:永不游幸颐和园。慈禧水道从此断航。
    =长河观柳=所谓“天坛看松,长河观柳”指的就是天坛的松树,和长河的柳树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当属经紫竹院的“长河观柳”,河面水光潋滟,两岸树影婆娑,柳枝摇曳,轻拂水面,清风送爽,行舟其中惬意不言自明。河畔的柳树虽经沧桑多年,依然风情万种,正应了当年“天坛看松,长河观柳”之说。
    京城水上游活动线路分为两条:航线分别长为9.5公里和9公里,航行时间单程为45分钟;其中一条是颐和园至八一湖专线,沿途景点和码头有:颐和园(码头)、长河湾(码头)、玲珑公园、名仕花园、恩济花园、滨角园(码头)、中央电视塔、玉渊潭(八一湖码头)、水上公园、宋庆龄儿童公园;另一条是颐和园至北京展览馆后湖(长河湾下游)专线,沿途景点和码头有:麦钟桥遗址、万寿寺、广源闸、紫御湾(码头)等古建筑群及船闸、紫竹院公园、北京图书馆、动物园、海洋馆、北京展览馆(码头)、高梁桥。游客可以从六座码头上下船游览沿途景点。这两条航线沿途文物古迹荟萃、文化内涵丰富。
    =紫御湾=位于紫竹院公园内的紫御湾古码头,即是当年的皇家御用码头,在古色古香的紫御湾,仍保留着唯一的御用码头和河边休息的行宫,清朝的慈禧太后曾从这里乘坐着现代的小火轮去颐和园消夏。
    =广源闸=位于海淀区紫竹院地区五塔寺与万寿寺之间的广源闸桥赫赫有名,广源闸桥在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成,是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的白浮引水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水闸,比郭守敬开凿白浮泉工程还早三年。闸桥的结构分为闸基、闸门、闸墙三部分。闸墙两端镶嵌着汉白玉石雕兽头两个,首昂目瞪,前爪隆起,栩栩如生。广源闸桥历史上具有调水、桥闸、码头等多种作用,被誉为长河第一闸。
    广源闸桥比高梁桥大3岁。自元代起,节制长河之水全靠广源闸桥。闸桥落时,闸东之水深不满尺;提闸后,可行龙船。正可谓长河流到此闸后有了高低之分。广源闸桥不仅能节制长河之水,而且自元代起,每逢京东的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运粮船时,都有专职官员到广源闸桥畔的龙王庙(紫金观)祭祀水神,提闸放水。
    明代开挖长河时仍利用了这座古闸桥,明清两代皇帝乘船去往颐和园常在广源闸桥换船,乾隆皇帝和后来的慈禧太后都是乘着骡车,率大队人马从西直门出来,沿高粱河西行,在闸桥旁的万寿寺行宫下榻歇息,广源闸下闸阻水,将水面调高,然后转乘龙舟船走水路,逆水拉纤去万寿山昆明湖。昔日的闸板早已无存,闸口仍保存完好,解放后在旧闸位置修了一座桥,桥下两端都可见到旧闸口。广源闸桥下游的紫竹院东侧,有一座白石闸,又称广源下闸,这座古闸早已毁损,但解放后旧闸基仍保存完好。

    =倚红堂=高梁河附近的“倚红堂”御码头是当年慈禧太后登船去颐和园的起点。初夏一到,慈禧就携带着光绪皂帝到颐和园避暑并处理朝政。她在中南海乘轿到西直门外,首先到倚红堂歇息换装,然后登船西行。倚虹堂大约在今西直门火车站附近,据说是乾隆皇帝在旧乐善园东门基础上为祝贺皇太后六十大寿而专门修建的。但太后的生日是寒冬腊月天,只好让皇太后乘坐冰床悠游赏玩长河两岸风光。倚虹堂是前后两进的院落,第一道宫门上高悬“倚虹堂”的牌匾,匾下的玉石是光绪皇帝跪接慈禧太后的地方。第二道宫门内是慈禧专用的正殿倚虹堂,正殿南面是临河码头。慈禧太后吃喝休息完毕后,从这里登上龙艇,两岸龙旗飘舞,护卫簇拥,下差、宫使跟着游艇一路小跑,煞是威武风光。但如今经过百年沧桑变幻,历史的遗迹已荡然无存。
    =北京动物园=从北京展览馆北侧码头登船,行驶不久,便到了北京动物园。北京动物园始建于1906年,在西直门外乐善园、继园和广善寺、惠安寺“两园、两寺”旧址上的清“农事试验场”内,由商部奉旨筹建。园内由动物园、植物园、农事试验三部分组成。最早的动物园位于园内东侧,占地1.5公顷,是中国对公众开放最早的动物园和华北地区对公众开放最早的公园。据考此地也是中国现代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的发祥地。
    =五塔寺=从游船右侧,可看到五塔寺的塔尖,垂柳轻拂,塔身若隐若现。这是永乐皇帝朱棣所建的寺庙。相传,一位印度高僧带来了五座金佛,朱棣下令建造五座金刚宝座塔,供奉五座金佛,并封高僧为国师,赐金印,在建塔的地方建寺庙供居住,赐名“真觉寺”,俗称五塔寺。几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盛景已不复存在,但院内两棵明代种植的银杏树依然葱茏,五塔和银杏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国家图书馆=据说国图所占之地,为元大护国仁王寺遗址。“至元七年十二月,建大护国仁王寺于高良(梁)河。”(《元史·世祖纪》)香火好像还很旺盛。可有一条高梁河(通惠河之上游)相隔,南岸的朝拜者,需向左或右绕一段路,借广源桥或高梁桥过河,往返极是曲折。至元二十九年,便在大护国仁王寺门外以白色石块砌筑一跨河小桥,俗称白石桥。建于1912年的国家图书馆,蔡元培、梁启超等人都在此做过馆长。国家图书馆给长河带来了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
    =紫竹院=过白石桥,游船驶入紫竹院公园,就像进入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是线路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段——长河观柳区。当年乾隆皇帝乘船经过此处时,曾赞道“柳荫深处是蓬莱”。当时两岸种植了大片的桃树、柳树,每到春夏之季,两岸柳绿桃红美不胜收,留下“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佳话。如今,公园两岸碧草青青,翠竹古柳随风摇曳,也颇有几分当年的风采,传说几棵古柳还是乾隆皇帝亲手所植,后人叫它们“天子树”。

    游客在广源闸需要换船。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此段河堤比故宫的城墙还要高出10米,若没有广源闸,故宫会变做一片汪洋。乾隆皇帝曾为换船写诗道:“广源闸限水高下,因之登岸又换舟”。当年皇帝在此处下船,到前面的紫御湾码头重新登船。古色古香的紫御湾是皇家御用码头,如今仍保留着码头和河边休息的行宫。据说慈禧太后还从这里乘现代小火轮去颐和园消夏呢。

    北京展览馆至紫御湾基本保留了原貌,曲折狭窄的河道,最窄处只有5米。船行至此,仿佛置身江南水乡,灵秀的长河好似小家碧玉。换船后,前方一座桥底下趴着的两个镇水兽。传说它是龙王第六个儿子,龙王派他镇守水边。这座桥是长河上拱形最大的桥,叫“泓岫桥”。由东往西看,只能看见一个“泓”字,意思是水深而广。回程时从西往东看,只能看见一个“岫”字,意思是山洞。驶过桥后,水域明显变宽,小家碧玉摇身变成了大家闺秀。
    =万寿寺=船继续前行。右手边是大名鼎鼎的万寿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被誉为京西小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室烧香礼佛的专用场所。慈禧60寿辰曾在此设“无量寿经坛”,开坛讲经,为自己祝寿。这里至今仍有慈禧的住处、佛堂和慈禧化妆用的梳妆台。目前万寿寺已变身为集园林艺术、宗教艺术、古代建筑、历史文物于一身的艺术博物馆。

    船至长河湾码头。清朝时,这里千亩水稻良田,一片鸟语花香,蛙鸣不断,当年慈禧行至此,曾下令停船,登岸远眺农家风光。转过码头,船进入了昆玉河,河面又宽广好多。立于船头,所见景致清新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中,游船已到达了目的地——颐和园南如意门码头。
    一路行来,岸边的风光在古韵与时尚中交替,桥前还是古时皇帝的遗迹,桥后却是现代青年的涂鸦;刚看过了高耸摩登的大厦,不经意间又发现了风雨斑驳的石碑。看着岸边现代模样,脑中却还浮现着古代风光。我们恍若在时空隧道中穿行。

    门票:单程40元/人,夜游票80元/人,一日游130元/人(团购更懂优惠>>搜旅网团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