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看待今的长十字星

(2016-09-07 15:41:46)
标签:

怎样看待今的长十字星

分类: 股票

                  怎样看待今的长十字星

这两天上证指数在PPP题材概念板块等板块持续发力的情形下,一举放量站上所有短期均线,连日线级别的连续下跌的DIFF曲线也已开始拐头向上的良好现象了,不光60分钟级别的四位一体指标体系早就呈现放量全多头外,连日线级别的四位一体指标体系也将呈现放量全多头态势。整个指数环境已经满足了短线启动的必要条件。创业板指数则表现的更加强势。目前指数再度收在4周线上方。周线MACD指标的柱状体仍然在依次向下状态,但是随着指数的不断震荡上涨还是值得预期其能够再度向上运行的。目前需要的是持续的强势放量的推升来进一步强化反弹的行情的再度形成。今天各大指数的带有较长上影线的十字星其日线周线时的CMRSI顶指标数值不高,又是刚刚启动再度多头趋势的上涨初期,震荡快速洗盘的可能性相对更大。预计明天指数会在今天的实体上方强势运行的,只要量能继续保持充沛,再创新高是大概率的事。除非明天下跌的太厉害,直接把5天线再度跌破,那么后期的复杂性和重返弱势的可能性才可能陡然提升。我还是这句老话:后期行情要想走得尽可能的流畅些、尽量高些的话,重中之重就是持续的强势放量再加上低点不断抬高、高点不断抬高的震荡上涨行情配合了。千万不能再重复之前那段时间的那种十分纠结的走势了。

散户面对市场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建立好有效率的正确买卖体系,执行好操作纪律,随时随地跟紧市场节奏做,始终秉承“不做预测、多做观测、想好对策、看到现象、快下决策”的客观态度和客观冷静的操作。坚决不做死多头、也坚决不做死空头、坚定不移的跟紧市场方向做好小滑头。永远顺着盘中主力定下的方向力度去顺势而为同向操作。

针对大级别时间周期的指数趋势和相当多的个股的大级别时间周期的趋势而言,现在在真正见到大级别底的迹象还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在指数远期创新低目标到来之前,我认为不要太得意忘形,我一直在建议针对于指数和那些没有改变大级别熊市趋势的股票不要战略性地进行盲目抄底操作。有这种股票的抓紧利用这种下跌大趋势中经常会有的或大或小缩量脉冲反抽的机会抛。现在指数的走势就象下楼梯的台阶一样,是“一个L型接一个L型地向下走”的。那些大机构大主力已经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了,我们有什么必要再“拎不清”啊?后面必定会有一段低点不断降低,同时高点也不断下移,并且每次反抽坡度相对比较平缓的下跌趋势要走的行情的。因为现在指数和绝大多数个股虽然分时级别我的CMRSI底指标数值是在中低位,但是其日、周、月线的底指标数值还远未同步调整到低位呢。只不过会有或大或小的缩量反抽行情出现而已,不会形成很有持续度和力度的放量反弹甚至放量反转行情出现的。股市是有规律和法则的。所以在现阶段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利用盘中或大或小的缩量反抽远离分时图均价线出现符合上豁口之际,暂时先抛了筹码再说。做为广大想炒股票的老百姓来说,我们只能严格按照5天线放量拐头向上买入持有,5天线跌破、5天线拐头向下卖出,去小心分段炒。熊市当中不要随便拿着长期下跌趋势还没改变的股票做中长线哦!熊市中逮住机会短炒一把可怡情,痴心妄想会伤身哦!

在中长线熊市趋势没有得到客观的改变前,我仍然友情提醒大家要充分意识到:熊市绝对不会这么快地结束的,熊市绝对不会跌这么点空间就结束的。目前最多只能在满足“四位一体操盘术”的确定无疑的买卖点信号出现时,做点快进快出的短线投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还是建议最好和主力资金一起去等待大熊市止跌第一目标位2500点或再低一点的2250点附近之时复合时间周期指标数值都到满足抄大底条件时的战略性低吸机会。在养老金入市前不会有向上的大行情产生!不必要此时此刻就盲目乐观。目前只能在条件相对成熟之际,严格执行纪律,相对频繁地多做几次“小偷”,搞点不会被判大刑的投机行为捞点小钱,千万不能去做那些“老虎”梦想做资本市场当中的“强盗”现在没到时候,也不是一般散户可以去痴心妄想的。

止损纪律还是一如既往的:一旦收盘价跌破5天线先利用盘中缩量反抽出来再说!复合时间周期指标数值都没到满足抄大底条件前的3月线、4周线、5日线空头排列的股票要尽量利用盘中冲高机会抛出。

想了解怎样学会用好“四位一体操盘术”来为自己实战操作保驾护航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4df7ea0102va38.html 看最新活动信息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