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缩量强反抽后怎么应对?

(2015-09-16 15:22:54)
标签:

股票

缩量强反抽后怎么应对

分类: 股票

缩量强反抽后怎么应对?

今天盘中可谓是惊心动魄哦!下午1345分之前盘面异常沉闷,随着股指期货1345分后快速急拉升后,股指期货和指数纷纷爆发式的飙升。只不过总体量能还是萎缩的,拉升过程当中的几个放大量的位置都对应了飙升过程当中的高点,60分钟四位一体指标体系在指数拉升近6%的情况下都没有出现放量全多头这个真正要发动一波反弹行情的最起码的特征条件。板块指数涨幅榜和量比排行榜前列的板块没有几个符合60分钟四位一体指标体系放量全多头的。这种快速缩量拉升是发生在熊市下跌过程当中还没有满足抄中底抄大底条件前的。那也只能视为熊市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的稍微强烈一点的强反抽而已。若没有得到政策面实质性利好出台配合的话,这种盘中尾盘异动也非常容易在股指期货交割日前或星期五时重归原来的运行趋势。这种超短线强反抽结束特征非常明显,后续只要一看见其60分钟MACD指标一死叉,日线级别MACD柱状体再度一缩短,就可以确认这种超短线强反抽结束了。然后又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缩量暴跌夹阴跌间入几根小阳线的走势的。2850点的这个熊市下跌趋势当中的第二个平台低点绝对会被跌破,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其哪天跌破,以怎样的方式跌破而已。标志着熊市结束的那个低点,一定会在下跌趋势当中的第四个平台低点出现以后才可能孕育出来。对于这种熊市过程当中的常态化表现形式,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接受的。下跌趋势当中奢侈地浪费掉些似是而非的机会可能是躲避陷阱的最好的办法。实在想把握小反弹的机会的人,也一定要在指数和个股的复合时间周期指标数值都在极低位时,才可去抢抢短线的小反弹,稍微大一些的反弹机会我认为九月份是不可能有了。在目前这种天不应时地不利人心更不和的时候,偶尔会有些庄家主力想人为制造些倒差价的机会,把自己的持仓成本尽量快速降低,把更多的散户骗进场接掉些他在相对高位抛出的筹码而已。我认为在目前这种熊市下跌行情的第二平台附近,主力资金绝对不会真心实意大动干戈进货的。自救和摊低成本是他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干的主要工作。只有在跌破此平台以后,再凶悍杀跌一段空间后,在接近原始上涨平台的那种容易发生新一轮熊牛转换的区间时,才可能看见庄家主力们积极抢筹的运作景象。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只要大盘指数或板块指数以及个股的60分钟以及日线级别的四位一体指标体系走势没有显露出放量全多头的趋势特征前,就表明庄家主力们没真心的积极向上运作,那你也就不必要瞎热闹、不必太纯情地期盼靠偶尔几笔大单能拱起多大的浪花。

我一直在说的:只要你手里的股票其3月线、4周线都是空头排列的;同时其月线、周线的MACD指标当中的柱状体都是依次下跌的;同时60分钟和日线级别的四位一体指标体系的绝大多数的要素条件都存在着反作用力的。那么就不要提前介入!提前介入容易被市场先活埋了。熊市中外强中干的脉冲式无量虚拉走势确实会经常出现的,但是不会改变其震荡下跌的总体趋势的。这种规律性的看盘方法一再地被市场所验证。只要大家遵守纪律也确实能够让大家在熊市阶段少受到伤害,提高操作成功率和资金的运用效率。我认为后市要想走好的话,只有看见主力资金踏踏实实地在有关部门、有关机构、有关人士认同的点位和时间,用真金白银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大力买进去,并且言行一致地保持住上涨的趋势和承接住一段时间和力度的抛压,才可能真正地转危为安扭转颓势。底从来不是靠说说而已的忽悠忽悠出来的!不坚定不移的向上打出一片天来,那就不会确立底部。那底就还在那遥远的地方。在目前这种顽强坚决地做多现象没有出现前,盘中出现满足我的弱势股最高点卖出法走为上模型条件的个股要舍得抛、敢于抛。不能期望现如今的这种量能水平和弱势举措能够让指数和个股摆脱下跌趋势的。指数接下来最强的走势是窄幅横盘震荡,最弱的走势嘛就只能是两步一回头式地震荡向下。不管是指数也好还是个股也好,只要收盘价跌破4小时线,甚至4小时线已经拐头向下收盘价跌破5天线,那就必须要考虑止赢止损啦!祝大家投机顺利。

后市还是重点看股指期货和指数的多空表现形态来定短线买卖策略和筹码与资金的比例变化。利用盘中任何冲高机会或跌破重要的防守位之时,主动或被动的降低仓位观望一下再说,右侧交易是应付熊市的唯一法宝!

       我的《四位一体操盘术》书刚刚正式出版了。想了解怎样学会用好四位一体操盘术来为自己实战操作保驾护航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4df7ea0102va3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