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024-01-23 08:19:1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艺术 |
新课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当今的师生关系现状堪忧
现实中存在一些学生,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学习素质或是心理素质都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也较为严重,其思想品质不纯,行为不端,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对待和处理,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在一次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会上,有专家做了“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到:在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只有2.01%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3.02%的愿意向父母倾诉;另一方面,在看待老师批评学生这个问题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老师是非常可恶的、可恨的,是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跟自己过不去。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点也使我们了解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态。再联想到我们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学生打老师行为偶有发生,而老师则粗暴地采取不让上课、赶出教室、交学校处理、请家长等手段。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建立和维系牢固而又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新课改倡导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新课改反对专制型、放任型的师生关系,倡导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强调: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民主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钝化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