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生关系把“不许”变成“许”

(2023-12-21 06:35:23)
标签:

教育

分类: 人生感悟

师生关系把“不许”变成“许”

——学习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

    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学生定格在课堂或校内,很少接触社会生活,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无法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传统教育一直是培养“温顺”、“听话”的乖孩子,孩子的选择不能出格,必须与师长的意志相一致,严重剥夺了孩子的创造力。新课程的实施和我们面临的时代,使得知识获得的渠道空前广泛。课堂不再是唯一受教育的场所,书本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教师也就不可能全面地成为学生的教师。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问题上,我校做了以下的允许:

    允许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多是“专制型”、“放任型”的,过分的“不许”与不该的“允许”容易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给学生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必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同时对学生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一个协调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学生启己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民主型的关系中,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允许老师给学生火热而真诚的爱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老师给学生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允许把学生视为亲人和朋友

    现在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不再视老师为“神”。更新观念,从旧教育体制的“师道尊严”中解放自我,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要努力让学生把老师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这样,教育学生才能使他信服,能够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便于拆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建立从师到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不妨去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甚至在课余时间与他们一起玩玩。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提起过:为了多接触学生,放学路上约学生一块回家,路上见到行人,见到商店,见到市场,见到诸多社会现象,及时了解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见解,一路上谈笑风生,交谈自由,由于换了环境,离开了教师和学校,师生之间便容易摆脱固有角色的束缚,能够无拘无束地直抒胸臆,而且平等地和学生讨论一些问题更容易找到较正确,较科学的教育方法。      

    允许老师多给予学生赞美

    赞美,是人际交往中一种情感的融化剂,一句赞美的话,可以让身边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马克·吐温说:“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十天的粮”。和谐的校园更需要“赞美之声”。不管是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学生,只要坚持每天说别人几句好话,我们就没有什么不开心,就没有什么埋怨,就没有什么牢骚,就没有什么仇恨,就没有什么忧愁和不顺心的事。师生就有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就是在营造“和谐校园”。“多一些赞美”,也是师生关系中一种完善心灵和增长见识的过程。老师积极地挖掘出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的闪光点,进行表扬,用学生所长去补学生之短,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允许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不是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的,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严格要求更不是心罚,不是侮辱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以上不允许的行为都是“反教育行为”)

    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严格要求学生是运用守则和班规班纪约束学生,不迁就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运用巧妙合理的方法及时纠正和解决。

    老师对学生要善于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严而有方、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格、严而有恒。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

    允许每个学生尝试当小老师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级管理中可采用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学生的好评,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观点碰撞,大胆发表意见,给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尝试学生当小老师的课堂肯定是高效的课堂。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丁榕老师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