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的自己
(2022-05-01 02:19:3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艺术 |
做最美的自己
心理学家罗伯特•霍尔特说:“爱是内心的归途,它始于此刻。”此刻,生活在浮躁的社会里,更需一颗有定力的心:安然、安静、安详、安定。总是面对生活的微笑,辉映着内心梦想的斑斓和善意的粲然。
天意不可违,人心不难测,所有遇见,皆是最好的安排。人不可逆生长,我们左右不了自然的衰老规律,也很难阻挡住变老的容颜,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精神长相,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场”。自带着爱与善,才会育出枝繁叶茂的真实喜悦心。相由心生,精神长相也需“问心”。相貌是问心的相貌,事业是问心的事业。事业心即道心,术常新而道永恒,让我们做最美的自己,配得上遇见人间最美的风景。
踏上内心的归途,去追问最初的梦想。或许,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望见多远的未来。我们在思索中提升,在审视里升华,读自己的“心史”,是为了唤醒与崛起。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感慨:“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对未来做到一流的规划,方能引领一流的发展。专业成长,取决于幸福而有尊严的职业归宿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走出名利的牵绊,就会对自己职业的使命担当理解越发深邃,对自己事业的崇高性认识越发深刻,成长的动力系统自会越发强大。
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中的“心语”:“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努力缔造生命中更美的自己,亦愿更多的孩子,能遇见更好的我们。教育是有良知的事业,教学是良心活,唯有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也不能放弃的生命。引领这片热土上的未来主人抵达幸福的远方,这是我们教育人的职业使命。为了更亮丽的生命,让教育有温度、有文化、有文采。为此,要把自己的生命滋养繁茂,富有灵动和灵性,并深度地与自己的专业成长相融合,就会“生成”一种源动力。唤醒一种大格局,就会激活生命内在成长的基因;陶铸一种大情怀,就会给人生燃起一支永不熄灭的火把。
一切精神修行的落脚点,不是空洞之空,而是更辽阔广博的自由与热爱。基于成就他人的自我提升,基于倾情奉献的远大抱负,基于热爱生活的深刻求索,我们的心粲然生辉。心洁手巧,当融会贯通时,所谓的技巧、技艺之类就不再是问题。愈厚博深邃,愈发蔚然着活泼的爱意与喜悦,愈来拥有炽烈的能量与潜质,愈有对爱与美更深更广的洞见与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