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两个人的芭蕾》是由陈力导演。影片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年纪轻轻的便丧失丈夫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女儿仙,并最终把她培养成著名芭蕾舞蹈演员的动人故事。影片中倪萍一反中国传统女性的作风,固执而倔强张扬的性格,让她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又一经典形象。
从视听上说,《两个人的芭蕾》拍的很唯美又不失精致。视听上幻想修辞的运用为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氛围的营造、人物心理的衍变做了很好的铺垫。
影片中色彩、服装、镜头等的运用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便顺利进入预设意想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若想艺术从他的非创造性意想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正视这一点。”导演的确成功的把握了视觉形式这一巨大优势。影片中母亲有一件红色的旗袍、毛巾和围巾。红色代表了母亲那颗不甘落后、永不服输的心,影片从始至终都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力。影片中有一组镜头让人记忆犹新;鹅毛般的雪花从天而降,母亲却背着女儿挨家挨户的要账;邻居们没有安慰感谢的言语,有的只是一次次种种的闭门声,让观众心里不觉有些凉意。片中交叉运用推镜头、快慢镜头、空镜头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一次次敲打观众的心。在影片中运用较多的快慢镜头分别代表不同的异味。仙仙母亲摔倒后,从椅子上爬起的动作更加突出。关门这一动作虽小但对母亲来说却再幸福不过---因为女儿会走路了。母亲的梦想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影片最后母亲在错综交汇的灯光下跳舞的画面显得充满质感,极为唯美,仿佛在梦境中。“任何语言都死有限的音乐、语法、词汇,而图案设计者在选择线条、色彩范围却是无限的。”
法国印象派电影人岗斯这样断言过电影:“它应当是音乐。”音乐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没有音乐的电影是不完美的电影,导演在使用音乐、音响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本片在这方面造诣更加明显。中国爱乐乐团和歌手鸣凤的精彩演出实为锦上添花之举。品味音乐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听觉体验,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就让我们试着来品尝一下《两个人的芭蕾》的音乐、音响制作。影片的开头,急促的音响声一下子提高了观众的趣味,《两个人的芭蕾》以画外音的方式讲述母亲与女儿两代人的故事,使影片在在艺术效果上独树一帜,减少了画面叙述的苍白无力。有一首歌是贯穿整部电影的:谁家的姑娘哎都有两朵云彩......它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是为符合影片的美学要求而精工制作的。不管是母亲抱孩子、扫大街,还是穿女儿的舞鞋,以及片尾这首动人旋律的歌,始终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擦了”,擦掉的是眼泪。影片中母亲坚强、果敢、乐观、自信自立,从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透过这两个字一览无余的展现出来。然而在她刚毅的脸面上,还藏着一颗柔弱的心,在金姨面前她道出了心声:那个女人不希望有男人当靠山?可她怕亏待了女儿。一个多美的爱女心肠啊!导演在刻画声音是运用了一些音响效果:嘈杂的倒水声、沙沙的扫大街生、厚重的呼吸声、摔倒在地的声音......一系列的特殊音响营造了一幅完美的图卷,推动了影片情节继续向前发展。音乐是伴随着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心里变化而变化的。
画面不论拍的再精致、唯美,音乐运用的再柔情、再合拍,也都是为影片服务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共同构造了一部完整精良的影片。
影片中着重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而他在为这一主题服务的同时,试听的完美值得人们仔细品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