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兰书苑藏书:茅盾著,《追求》(蚀之三)

标签:
惠兰书苑新文学藏书茅盾著《追求》 |
分类: 新文学卷 |
民国新文学藏书:茅盾著,《追求》(蚀之三)
茅盾著,《追求》(蚀之三),开明书店,民国十九年五月初版,民国三十年三月十八版。封底缺。封面及扉页有前藏主图章,另扉页有现藏主“惠兰书苑”钤印一枚。
茅盾(1896.7.4-1981.3.27),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其目的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于1981年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