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结题报告

(2013-01-07 22:06:24)
标签:

教育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XKT20120514

课题名称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负责人

张瑞

所在单位

平利县广佛初级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数学德育、德育素材、数学学习品质、数学史、

结题

报告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指明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和语文课上的事,数学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转播数学知识的同时,承担培养学生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的责任;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指明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和语文课上的事,数学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转播数学知识的同时,承担培养学生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的责任;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显现的和隐性的德育素材,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中“德育”,限定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其中:

   1.“.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爱祖国爱科学———在初中数学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

   2.“集体主义”主要表现在: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指明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和语文课上的事,数学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的目标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

1.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

2.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数学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解答)。

2.研究内容 

  1.“.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爱祖国爱科学———在初中数学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

   2.“集体主义”主要表现在: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3.研究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已有数学基础的差异,以及《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数学教学德育的不同要求。把我校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并确立相应的对照班,展开课题研究。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根据课题的需要,查阅、分析、整理小学数学德育培养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总结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2、调查问卷法:结合小课题和教学实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广大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情况。

3、行动研究法:在实施课题计划的行动中,注重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对计划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处理,得出研究所需要的结论。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常性地进行反思、交流、讨论、总结,不断提升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4.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5--7月,研讨开题报告内容,收集研究资料做前期准备工作;(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7--10月31日,收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内容,指定调查问卷及调查,教学案例的实践和评价,论文材料收集,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8月1--2013年元月底,对前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文字材料,准备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5.课题研究的过程

 今年5月份我将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上传于博客后,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指导,通过研究和分析,针对专家的建议,我认真的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和调整。

     6-7月份,在前段做好充分理论准备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数学教材和教学实际对教材中的数学史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对我校数学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

      7--10月31日,收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内容,指定调查问卷及调查,教学案例的实践和评价,论文材料收集,

形成“中期报告”。                                       

         8月1--2013年元月底,对前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文字材料,准备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1.主件

  结题报告;

2.附件

(1)搜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的材料,制定调查问卷材料,开展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数学学习中交流合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研究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问题:

1.关于数学史内容在教学中多数师生不重视,难以引起共鸣;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难以做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3.数学德育教学的评价难以把握。

改进:

1.课题选择范围要小,要有较强的操作性;

2.课题来源于课堂教学和教育中的困惑;

3.课题小组任务分配要明确,计划要具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共6册教材;

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