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开题报告)

(2012-05-29 21:52:56)
标签:

开题报告

杂谈

立项号

 

XKT20120514

课题名称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负责人

张瑞

 

所在单位

平利县广佛初级中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指明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和语文课上的事,数学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转播数学知识的同时,承担培养学生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的责任;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显现的和隐性的德育素材,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中“德育”,限定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其中:

    1..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爱祖国爱科学———在初中数学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

    2.“集体主义”主要表现在: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

 1.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

 2.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数学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解答)。

     据此,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5--7月,研讨开题报告内容,收集研究资料做前期准备工作;(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7--1031日,收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内容,指定调查问卷及调查,教学案例的实践和评价,论文材料收集,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81--2013年元月底,对前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文字材料,准备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

1.主件

   结题报告

2.附件

1)搜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的材料,制定调查问卷材料,开展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数学学习中交流合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研究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邀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