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白唐诗历史诗歌豪放文化 |
分类: LOVE.论history |
http://t12.baidu.com/it/u=3241864094,1648576474&fm=56
今天我在家整理书时,发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随手一翻,看见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等名篇。突发奇想想研究一下李白。
研究李白,得从他的诗歌入手。
他的诗歌从立志为国报效到在宫中作词的经过,从看到宫中的腐败到做自由自在的山水神仙。他的诗歌如天马行空,飘然而至,忽然而去,充满了“出鬼入神,惝恍迷离”。
漫游诗中
读李白的诗,你会发现有许多关于山山水水的诗。比较出名的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还有送别的诗句也不少,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为什么李白会写那么多这些诗呢?
天宝元年(742),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以为将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志愿无法实现,结果反被排挤,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这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为国报效
李白让老幼皆知的可能是山水诗,但是他真正厉害在的可不是山水诗。那些豪言壮语,激起为国报效的浪花。李白几经挫折,但是,爱国之心始终燃烧,在诗句中燃烧。
我们举一个例子: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月光中,家家户户都传出捣衣的声音。绵长的秋风吹不尽对远征玉门关的亲人的一片关切之情。什么时候才能荡平敌寇,我丈夫就可以结束遥远的征战生活?
这是一个妇人的真情话语。她的丈夫远征玉门关,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最后一句“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看似是这位思妇的话语,其实就是李白的心声。他希望自己能满足这位思妇的愿望,也希望唐朝能平息北方战乱。
只可惜,他生错了时代。若是生在唐太宗时期,情况可能就大大不同,但也可能没有那位写下千古豪篇的大诗人李白,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员李白。
粉碎梦想
李白是一位充满激情的人,理想与现实的激烈撞击,使他的诗充满了悲慨不平之气。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这是李白著名的《将进酒》,诗中豪放,体现出李白不愿为人为物所羁约,追求一种飘然而来、飘然而去的洒脱生活。
最后一字中的“愁”是什么?
这愁,正是李白怀才不遇之愁;这愁,可以借酒浇之,但醉时苦短醒时苦长;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毕竟现在仍需借酩酊一醉来“与尔同销万古愁”。
孤寂人生
唐朝中后期,与其他朝代一样,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爱国诗人。他们不受当时奸臣的喜欢。李白写过一篇《月下独酌》。在这里写出了李白寂寞、渴望一个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些都是李白心里寂寞的表现。在一个夜空下,李白邀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成为三人。这是李白自己的幻想。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大唐王朝日落西山,官员们都在向上层送礼,以求高官,在宫中生活过的他知道朝廷的腐败,希望重用,却被赐金放还。李白心中的苦闷何人知道。
在一个夜里,他向月亮和影子相伴。
宫中轶事
李白在宫中有许多好玩的事,如让高力士帮他脱鞋等等。而李白在宫中创造的《清平调》三首,更是李白的佳作。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写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令人觉得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诗中有李白,李白在诗中。李白不能没有诗,诗歌中也不能没有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