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和特点

(2012-06-09 21:53:14)
标签:

文化

分类: 安全管理(SMS)
事实上,为了提高航空运输安全水平,各级民航组织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办法。航空安全管理理论的在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

  ·机械时代:通过对设备的改进,从技术层面提高安全水平。事故学理论就是在此期间发展起来的。

  ·人为因素时代:关注人为失误原因,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为航空器设计了科学的人机界面,并引入驾驶舱资源管理、机组决策和配合能力训练等科学管理手段。危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理论在此阶段发展起来。

  ·组织管理时代:关注整个组织建设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关注安全隐患,重视系统管理观念,将系统的风险评估、发现、分析和控制作为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系统安全理论就是这阶段的成果。

  安全管理体系就是这第三阶段管理思想的体现。它具有以下特点:

  安全管理体系不是“革命”,不是把以前执行的标准和管理制度推到重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融合资源,完善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不是搞“集团军”和“运动战”;不是在“安全100天”活动中一大帮安全审查人员对各部门、生产环节进行安全集中整顿,就像学校开学的时候进行全校大扫除一样;而是持续对风险识别、评价、改进、状态监控和过程控制、评价反馈这样闭环控制来实现持续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一个独立的规章,更不是挂在墙上的死规章或者标语口号等形式主义。不是一个具体的硬性指标,而是如同全面质量管理(TQM)一样,体现的是一种管理(哲学)思想。安全管理如同食物中的盐,对于人的生存不可或缺,但也不能也没有必要单吃。所以要把安全管理措施融入、渗透到具体工作规定和流程中里面。

  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仅仅针对规章制度的建设,更加注重、倡导和营造积极的新型安全文化。激励员工勤于学习思考,善于沟通信息(尤其是主动报告),积极主动工作。把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程序、标准变成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种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事后诸葛亮”和“马后炮”,也不是简单的“亡羊补牢”。对于事故发生后(事后),要着眼于整个系统,找出真正的危险源,制定改正措施。而且在事故发生前(事前),凭借员工的信息、经验和推断,主动报告,通过主动的风险识别发现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主动式的风险识别也体现了安全“关口前移”的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