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高一】
(2013-03-05 15:48:02)
标签:
育儿 |
分类: 工作日志 |
节假日,中学生怎样安排
课题组成员:XXXXXXX
指导老师:XXXXX
目的
学生节假日时间安排情况的抽样调查,了解大致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广介绍一些好的安排时间的方法,使广大中学生能正确、合理地安排节假日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内容
如今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减负”,中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有一定的增加。面对校外多彩的世界,中学生在节假日是选择网吧或是图书馆呢,还是选择在家学习或是运动?我们对此以问卷形式对高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分析如下:
1.课余常去的地方
节假日时间,我们可以学习、可以休息,还可以运动、娱乐。将节假日的活动安排好,不仅自己过得愉快,学习起来也会精力充沛。从调查表中可知,有92%的学生选择“呆在家里”,这主要为学业所致。虽是节假日,但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上的疑问还要研究,已学的知识也应多巩固,而且,父母对学生的外出、都有所管制。因此就有这么多学生课余选择呆在家里了。(说明:我们将这道题设计为多选题)
被调查学生中,有59%选择“走亲戚,串门”,39%选择“逛街”。渴望与人交往,爱好热闹的人流,看看身边的变化,是中学生固有的特性,除了极少数特别孤僻的人外,中学生都普遍不甘寂寞。
此外,有33%的学生选择“体育活动”,18%选择“登山”,18%选择“郊游”,仅有10%选择“网吧”,极少数人在听音乐。这说明大多数中学生能较合理的安排好节假日的活动。
我们还对上网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课余上网,几乎都是平均每次0.5小时。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上网时间长短有一定的控制。不过要小心网络综合症,有资料表明,中学生上网并沉迷其中,容易得网络综合症,在发达国家,此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也有类似的病历。其症状为:全身打颤、痉挛、摔物品,跟“毒瘾”发作差不多。
2.在家常做的事情
既然有92%学生节假日呆在家里,他们在家中的活动也就很重要了。调查表显示,学生呆在家,主要都在看电视、VCD休息,排列第三的才是学习,余下依次为看书,做家务等,甚至有一人去游戏机厅。这一结果可不容乐观。在家没完没了地看电视与VCD, ,既伤眼睛,又会使思维、反应迟钝下来,而且相当浪费时间。当然,并非看电视 、VCD就不好,有人说:“如果莎士比亚活着的时代就有了电视,他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创作成就,只要他把作品编成电视剧,准能赚不少钱。”可见其两面性。只要把握有度,仍可从中得到很好的娱乐和休息。
3.阅读课外书的情况
不少学生节假日在家阅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来看看学生们阅读课外书的情况。
平均每天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百分比
0.5小时以下
45%
0.5~1小时
37%
1小时以上
18%
从以上表格看出,学生们一般每天都用1小时以内的时间阅读课外书。可以理解,升入中学后,学习负担加重,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随之减少;而且更多学生除了完成功课、休息外,都愿意去看电视——彩色的电视当然比书里的黑白世界更精彩啦。
我们还调查了中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的类型。杂志最受欢迎,因为杂志信息量大而新,且印刷精美、设计新颖。其次受欢迎的是小说,往后依次为故事书、名著、报刊,阅读课外辅导书、散文、漫画的较少。
总结与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内容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节假日的安排有令人欣慰的方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欣慰的是,中学生都很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节假日里,大多数学生都会认真完成作业,预习、复习功课,在学习之余适当进行别的活动。不尽人意的是,还有很多学生沉迷与电视,埋头读小说,而节假日里做有益的户外活动、做家务的学生太少了。
作为中学生,自制力还不是很强。虽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学生的特性使得中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热情很容易胜过学习的热情,所以精彩的电视节目,引人入胜的小说常引得中学生入迷而忘记了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应培养学习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并为自己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这里提供了几点参考方法:1.确定每天的目标,把要做的事一一列出,完成它。还可切合实际确立长、短期目标。2.懂得适当的休息,或做些体育活动以消除疲劳。3.摆脱消极情绪,积极、正确地看待学习。4.也可以请家长配合,如叫家长在自己学习、读书时不要开电视,以减少干扰。当然最好能靠自己的自制力来处理这些事。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干什么事都需要健康的身体。现在中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与主动精神都不多,只是偶尔打打球,却不注重每天锻炼。其实每天锻炼的效果远比一时兴起去打球要好得多。
总之,节假日时间的安排,中学生仍应以学习为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尽量多做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也提高自立能力。在课外书的阅读上,注重多文体、多形式,留心文章中他人的长处,做到有所借鉴。合理地安排节假日时间,关键还在中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观念、拥有足够的自制力,就能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研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名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学校:
指导教师:
授课教师:
课时:约12课时
选题论证: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全球性的淡水资源危机。
2、 学生对家庭、社会的用水情况知之甚少,对于淡水资源的短缺没有危机感。
3、 本校紧靠京城水系的一支—长河,这条昔日唯一的皇家御用河道,历史名胜、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有待挖掘。
4、在前一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锻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对象:
活动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搜集资料
活动过程: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于2001年12月开始启动,预期2002年5月完成。
第一阶段:分组并选定课题
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中“水资源的利用”一节教材的学习,全班同学深切地感到水资源对生活、生产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对目前淡水资源的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产生迫切的责任感。于2001年12月开始,对我们身边的水问题、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合组成七个小组。各自选择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理工大附中周边的水环境、居民用水情况调查、理工大附中用水情况调查、长河的历史、长河的整修与保护、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综合调查
通过小组酝酿、讨论,1月份,各小组分别向老师交小组计划。通过老师修改完善后,各组在假期开始调查研究活动。例如:魏欣等同学设计调查问卷,到居民家中进行用水状况的调查(见图一);王婷等同学查找到京城水系图,并沿长河段沿途考察、拍照;别叶丹等同学上网、图书馆查找北京的建城市、长河的历史资料;冀萌等同学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梁雷等同学对长河的水质、岸边植被保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庞于贲等同学则侧重了解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方面。
图一
第三阶段:通过反思、选择热点、深入研究
二月,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后,同学们的兴奋点更多地集中在我们身边的这条河流—长河。我们天天路过、天天看见的这条河,它曾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拥有古老的历史,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由明、清两代皇朝钦定的御用河道,为京城的辉煌产生过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市城市水系治理工程”的开工,长河又披上美丽的外衣,这些吸引着我们思考:长河的兴衰,其历史根源、社会根源是什麽?以史为鉴,现代的长河,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阶段:走出校门、实践座谈
图二
对长河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各小组的活动主要有:肖晶晶、张丽等同学于2月28日到滨角园码头了解情况、索要资料;杨欧等同学到玉渊潭公园管理处调查;通过老师与河湖管理处的杜玲英高级工程师联系;3月22日乘坐游船在长河段实地调查。在船上,全体师生聆听长河悠久的历史介绍,看到了两岸遗留的古迹,感受到了“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但是,也观察到了许多水面的漂浮物、钓鱼者、游泳者等问题。随后,请杜玲英高级工程师到学校与同学们座谈(见图二)。座谈会上,同学们就关心的京城水系整治情况、长河水质的保护、岸边植被的种类及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等问题与专家进行热烈的讨论。
第五阶段:以论文形式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学生在调查、研究之后,针对不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最终写出研究性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修改,对长河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论证。梁雷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追踪调查的方法,观察河边植被变化、不同时期的水面、水质情况,探讨漂浮物的来源,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所写论文具有一定深度。(见图三)栗晓萌等同学在调查研究后,对长河今后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很多新颖的建议,并准备上交有关部门
2002.2 冰面上2002.3.22水面票浮物 2002.2 冰面上
图三
第六阶段:学习交流汇报
4月份,以区级研究课的形式进行交流。课堂中由学生主持,以“欣赏长河美景,体味长河文化,发展长河事业”为题目,主要对“长河的兴衰对今天的意义”、“长河水的保护”、“岸边植被的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四个问题进一步探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解长河、保护长河,其最终目的是最大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阶段:评价及反馈
5月份,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反馈。
小结:
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协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题题目学好理科的方法
指导教师刘乐根
课题组成员石利新
主导课程数,理,化,生 相关课程 数,理,化,生
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很多学生很认真很刻苦的学习,成绩却无法上去,多半是方法出了问题。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习方法。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想让和我从前一样陷入误区的学弟学妹们蒙垢吸取教训,并从中获取对自己有帮助的方法.
根据各老师的一些意见和我个人在学习上的一些方法,来为这些学生提一点建议:
学生需要花时间来检讨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改正自己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学习方法正确了,学生在成绩的突破性飞跃就指日可待了。
任务分工:一人完成
活动步骤:
1.发调查问卷,调查一下同学们都陷入了怎样的学习误区.
2.整理资料并提取其中的类似误区.
3.根据这些误区,上网查找相关的建议并整理.
4.根据这些误区,采访一下老师的建议及方法.
5.根据这些误区,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及方法.
6.整理并合并这些建议及方法,作出总结.
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制作模型等)
会得到一些调查报告后一些调查过的数据,分析整理后得到一片总结.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文字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