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南竹海

(2012-05-24 14:22:45)
标签:

杂谈

蜀南竹海的忘忧谷

忘忧谷位于竹海旅游集散中心万岭小桥约一公里处,是蜀南竹海最著名的景点。忘忧谷谷门用楠竹建成,刻有门联:“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韵音”。 

  进入谷门,是竹海深处的文化街。街面是天然的红砂石铺成,街的右面是葱郁的绵竹、慈竹和楠竹掩映着的一条清澈的溪流。左面是依山而建的一排竹廊。竹乡人在竹廊里摆的是竹筷、竹车、竹椅等琳琅满目的竹制旅游工艺品。放眼望,竹亭、竹楼、竹寨、竹桥、竹廊和周围的竹林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溯幽谷小溪而上,斗折蛇行,竹影丛丛。阳光透过竹叶的间隙,撒下点点金光。清润的山泉水,一路跌宕,留下了五叠瀑,珍珠瀑等众多瀑布,欢快地奔向谷口,踏着棉絮般的竹叶,观赏着伟岸的修篁,再倾听着淙淙的山泉水,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 

  忘幽谷中的天生桥是一快长五米,宽四米的巨石。两边连着两座山根,溪水从桥下面渡过,由于这里的岩石呈水平状分布,下面较软的岩石由于长期在水的冲刷下而被淘空,上面较硬的石块就成为了一座天然的桥梁。砂岩天生桥是除喀斯特地区天生桥以外罕见的天然景观。 

  从天生桥往上10多米,一块巨石好象从天而降,石壁上镌刻着“石破天惊”四个苍劲大字。巨石一破两开,从30-40厘米的破逢中长出几株楠竹,巍然屹立。&127;石头向路边一侧,一株楠竹在巨石的重压和遮档下,依然曲折地长出,最终伸出云霄。面对此景,你不得不赞叹楠竹的刚劲和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山谷尽头,一帘瀑布从高高的竹林中泻下,给人以“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道道七色的彩虹,赏心悦目。忘忧谷,“清泠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忘忧谷,是大自然精华灵气的结晶,使人忘却了尘寰的纷繁,喧嚣劳作,也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事务者窥谷忘返。 

忘忧谷中幽篁玉立,

清新的空气象熏染过天地万物之灵气,

毫无保留地沐浴着每一位游客。

步行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

溪畔丛丛清秀的绵竹一直把您引向幽谷最深处。

一路行去,可观赏错落分布的美丽瀑布,

有五叠瀑、珍珠瀑等众多飞瀑,

它们象洗涤烦恼的清流,一层层,一次次,一定要把您心中的烦忧冲荡的干干净净。

蜀南竹海的仙寓洞

仙寓洞幽深奇险,位于悬岩绝壁的天然岩腔里,只一径可通洞内,地势险要。洞内有明嘉靖年间(1506-1522年)摩崖造像和西游记故事浮雕群。洞外有流泉及大小瀑布等胜景。  仙寓洞位于蜀南竹海南部仙寓洞景区擦耳岩陡崖之中,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佳被誉为‘竹海明珠’

  仙寓洞原是一个天然岩腔,长300余米,宽和高2至15米,洞上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谷。隔竹海大峡谷与挂膀岩洞穴群相望,时或烟波浩渺,时或云飞雾聚,仙寓洞也就时隐时现于烟霭云雾之中,从洞中往外观,周围青绿翠蔓,碧浪无垠,若是天气晴朗,云消雾散,可鸟瞰数十里田园景色。东山门石柱上有对联曰:“天际出悬岩,石窍玲珑,问混沌何年凿破;云中寻古洞,淡烟缥渺,看神仙海外飞来。清代诗人沈毓新有诗赞曰:“仙寓之山高插天,上有石洞悬其巅,一径盘空绝人迹,只许猿鹤时蹁跹”。

  仙寓洞又是一个依山靠岩建造的石窟寺庙,这里最早是一个道观,后来佛教兴盛,宋朝以后,相继建了观音殿,老君殿等活动场所。仙寓洞实际上是一个佛教和道教共同存在的守教活动场所。

  仙寓洞临岩而建的的木建筑已毁损,石洞的旧貌犹存,昔日旺盛的香火,依然可辩。一九九四年,香港作家、国际佛教学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洁居士捐资修建了释迦牟尼卧佛和紫竹观音。一九九七年长宁县文物管理所又重建了大雄宝殿和小雄宝殿,逐渐恢复了昔日古貌。

  从竹海山上下山进洞为仙寓洞的东山门,东山门至和尚殿为佛教活动区,从竹海大峡谷中上山进洞为南山门,南山门至老君殿为道教活动区。

http://s6/middle/a724e938x79ad06a1cb45&690

http://s14/middle/a724e938xc0c243254d1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