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山赏梅

(2018-03-09 07:57:38)
分类: 散杂文

 

      

       超山赏梅

 

      洪惠镇


  刘禹锡《陋室铭》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现实中使山出名的“仙”,不一定专指神仙,而是包括各种稀罕的人与物。例如杭州余杭区的超山,海拔仅有两百多米,却因为拥有中国五大珍贵古梅的两株而名震海内。又因广种梅花,每当盛开就香传四野,因而有雅称“香雪海”的胜景。

 

我壮年寓杭九载,却一直无缘往游,直至40年后的昨日,才因返回母校中国美院办事之暇,得学生与其友人邀请,驱车专往,一偿夙愿。老天也很照应,仍像我在福建诏安雪里村多次探梅那样,本来正在下雨的天气,无不突然转为晴好而阳光灿烂。待我踏上归途,才阴雨如故,所以学生谑称:老师是有福之人,爱自然与人文者,自然与人文恒爱之。

 

 

香雪海的核心地区早已开辟成一处园林,大门牌坊中间石柱的正背两面,镌刻着与此地缘份非同一般的吴昌硕撰写的一首诗: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

何时买舟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http://s10/mw690/0033ITV2zy7iJ5Lq5kZe9&690


http://s1/mw690/0033ITV2zy7iKBBSmSA10&690

 

    景区的核心应该就是白梅的聚落,它们的领袖是两株古梅,一为唐梅,一为宋梅。据称中国五大古梅依岁数排列为: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相传为楚灵王所植,树龄已有2500余年。

晋梅,在湖北黄梅县江心古寺内,县志记载其乃东晋名僧支遁手植,距今1700多年。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传为该寺创始人智者大师亲植,已有1300多岁。

唐梅,即在超山大明堂院内,相传种于开元年间,也已享年1300多。

宋梅,就在超山报慈寺前,树龄也近千岁。

 

然而,唐梅却看上去“年龄造假”,树干细,树冠小,分明还很年轻,园中太多老干龙钟者看上去至少是它爷爷辈。另有一种说法是,唐梅是在宋代为纪念义士唐珏而命名的,“唐”是人姓而非朝代名。但若是宋代所植,也不应这么年轻。估计应该是原株已死,根部未全腐烂,又蘖生出子孙辈的幼株,与台湾阿里山巨大神木被日本人砍伐后,树桩又长出新树相同。

 


http://s13/mw690/0033ITV2zy7iJ5OoAdmcc&690


    宋梅一看老干,就不会怀疑年岁问题。不过据资料称,原树枯死后也是重新蘖生新株,近代再次“谢世”,是经园艺嫁接才又有眼前的开花枝干。但若没说破,还是会被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与万物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因而赋诗纪云:

 

枯干如柴依旧开,古香古态显王牌。

无花有此感召力,两大画魂作伴来。


                                           

http://s6/mw690/0033ITV2zy7iJ5PRws575&690


http://s3/mw690/0033ITV2zy7iJ5QyIOSd2&690

 

两大画魂,都是20世纪最伟大的国画家,一是吴昌硕,一是潘天寿。他们都爱梅画梅,殁后又皆葬于此。吴昌硕是生前就看中此地的,他特别喜爱宋梅,1927年逝世时,后人遵嘱让他与宋梅为伴,墓寝距花树只有数武。潘天寿则是2003年才移葬于香雪海的,也近在宋梅周边。


这样,超山“有仙则名”的“仙”,就增添了古梅之外的珍稀物“种”——伟人,那是何等有幸和有福啊!他们能与千年古梅长伴,同昭人文之光,也应该算是有幸和有福。同时,两位国画大师还有师生之谊,结伴长眠一地,不会寂寞,又为名山增胜,何其美哉!

 


http://s1/mw690/0033ITV2zy7iJ5Svqww50&690


http://s10/mw690/0033ITV2zy7iJ5T9hcR29&690

 

   两位大师生前来此赏梅时,就唐梅、宋梅的品种看,都是那种能够结梅子的白梅,有资料甚至称宋梅每年还能产梅三四十公斤。吴昌硕在宋梅亭撰书一联:

鸣鹤忽来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

潜龙何处去,看萝猿挂月,石虎啼秋。


  “香雪”和“玉妃”二词,也证明宋梅是白色的。为此,这一带的梅花,若有红梅也仅是少量点缀,主体应该都是白梅,才会花开如雪,面积大而如海,又因花香而得“香雪海”之美称。 


   可惜我眼前所见的香雪海,除了唐宋古梅,花色依旧,红梅反倒居多,其中仅参杂几株垂枝梅和绿萼梅算是白色的。垂枝梅又称龙须梅,我第一次见到,顿有所感,有诗咏之:

 

肃立群中身略倾,低头垂手示恭迎。

清高不忘怀谦逊,我与梅花同性情。


                                      

http://s1/mw690/0033ITV2zy7iJ5Wbf0Y60&690


http://s10/mw690/0033ITV2zy7iJ5WZgBHb9&690

 

      绿萼梅见过较多,另有感想,诗曰:

 

绿萼稀世人所珍,我却不与他为友。

宁向乡村访梅林,白云香雪团团裹。

多年慕名探超山,香雪海今竟乌有。

怅懊非我第一人,缶翁泉下气发抖。


 

http://s6/mw690/0033ITV2zy7iJ5ZqkWp15&690

 

我猜想园林部门,一定是考虑时代早已改变,文人所欣赏的雪海般梅林,在普罗大众看来未免太单调乏味,所以改种各色梅花,据说品种多达50多个。更有甚者,为了“增强”老朽的宋梅魅力,竟然在白梅干上嫁接红梅,使其不伦不类,像百岁老妇还涂脂抹粉扮妖冶一般俗不可耐。



http://s10/mw690/0033ITV2zy7iJ61eE2d49&690


http://s2/mw690/0033ITV2zy7iJ61FYDnc1&690

 

缶翁就是吴昌硕,他若有知,肯定不满今人将“香雪海”,改造为“香血海”。一片红色,如何能联想到“雪”?更无法容忍将他心爱的宋梅糟蹋成这般模样,不是美化,而是玷污。既亵渎了梅花清白高洁傲岸的品格,也损害了中国文化赋予梅花这种人文精神的象征价值,以及熏陶世人品操格调的积极意义。

 

白梅才好象征清白高洁。吴昌硕还有不少题画诗歌颂白梅,例如以下数句:

梅花一枝和雪白。

冰心铁骨绝世姿。

此时点墨胸中无,但觉梅花助清气。

人间干净地无多,欲结孤根奈汝何?

 

末两句意指梅花高洁无处托身。他批评世俗不理解梅花的这种精神品格与文化价值,有诗谓:

铁骨冰肌历岁寒,一枝香倚海天宽。

和羹心事无人识,只作寻常草木看。

   

 

和羹借指梅花,因梅子味酸,古人以其和盐用作羹汤的调味剂。诗中感叹梅花的高洁精神没人认识,只是将它当作普通草木看待。香雪海园林这样红白嫁接宋梅,正是典型实例,实在是做了大煞风景的傻事,但愿能够赶紧纠正,还其清白面目。


不过,话虽这么说,吴昌硕也并非不喜欢红梅,他画的红梅不比白梅少。我也一样。红梅自有其美感,所以尽管我遗憾“香雪海”名不副实,但因别的地方见不到如此众多的红梅,还是仔细欣赏了一番,并留诗记之:

 

胭脂刻画总难真,灿若霓虹品出神。

前世疑为和靖鹤,爱梅不让缶道人。

 


http://s12/mw690/0033ITV2zy7iJ63WFwD6b&690

 

没错,如果这里的梅花只有白色,就一般人的视觉感受而言,可能是会太单调,红色热闹,符合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性。而一株梅花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更具民间艺术特色,无疑会令民众惊喜而更加赞赏。

 

可是,中国进入现代已有近百年,怎么还都没考虑清楚这个问题:是继续让“阳春白雪”的文化,降格俯就“下里巴人”文化,还是也该引导 “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 提升?

 

我们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标志繁体字,已经在上世纪由国共两党政府,先后将其改造为简体字,去俯就文盲。那在中国贫弱至极的年代,无可指责。可是,在逐渐强大的近几十年来,我们的这种思维并没随之调整,仍然满足摘帽文盲的文化水平,那么已崛起复兴为大国的“软实力”,难道是“下里巴人”程度的文化?

 

由此我不禁感慨:不懂得欣赏白茫茫一片“香雪海”的国民,怎么欣赏得了中国传统文人画?难怪传统文人画得衰落且无望复兴。它们属于和繁体字一道被边缘化的“阳春白雪”,只要整个民族的现代观念还坚持唯“下里巴人”为尚,那就像“香雪海”无望见“雪”,只能见“血”。中国文字若无法回复繁体(只需识繁用简),文人画也别想复兴,因为看不懂繁体字而无法亲近古籍,如何成为拥有文人血脉与魂灵的画家?

 

正好现代文人画的灵魂人物吴昌硕与潘天寿,都安眠于此并各有纪念像,吴昌硕还有纪念堂,我们一行就虔敬地拜谒了一番。我更有拙诗祷曰:

 

文人写意已陵夷,二老有知应皱眉。

可有神猷能救解,我甘为马任驱驰。

 


http://s15/mw690/0033ITV2zy7iKEyLO582e&690


http://s2/mw690/0033ITV2zy7iJ65Oj6x21&690

         201837日于不动心斋

 

 

附图


http://s11/mw690/0033ITV2zy7iJ6lfUM2da&690


http://s13/mw690/0033ITV2zy7iJ6sGhqs9c&690


http://s6/mw690/0033ITV2zy7iJ6l8uqx75&690


http://s7/mw690/0033ITV2zy7iJ6ljk2y26&690


http://s5/mw690/0033ITV2zy7iJ6lJKHqa4&690


http://s3/mw690/0033ITV2zy7iJ6m7R5Me2&690


http://s11/mw690/0033ITV2zy7iJ6mm3B83a&690


http://s7/mw690/0033ITV2zy7iJ6myjbwe6&690


http://s16/mw690/0033ITV2zy7iJ6nfniv4f&690


http://s9/mw690/0033ITV2zy7iJ6LRR4498&690


http://s1/mw690/0033ITV2zy7iJ6ntkZy40&690


http://s11/mw690/0033ITV2zy7iJ6oaJ1oba&690


http://s14/mw690/0033ITV2zy7iJ6opRZX0d&690


http://s6/mw690/0033ITV2zy7iJ6p2meVf5&690


http://s9/mw690/0033ITV2zy7iJ6oW1a8a8&690


http://s5/mw690/0033ITV2zy7iJ6IwwRKc4&690


http://s15/mw690/0033ITV2zy7iJ6pEKNU9e&690


http://s3/mw690/0033ITV2zy7iJ6qpBya32&690


http://s5/mw690/0033ITV2zy7iJ6qy3ty44&690


http://s9/mw690/0033ITV2zy7iJ6rbube08&690

http://s5/mw690/0033ITV2zy7iJ6NGFVic4&690


http://s8/mw690/0033ITV2zy7iJ6NJjQH37&690


http://s13/mw690/0033ITV2zy7iJ6OmvZW6c&690


http://s13/mw690/0033ITV2zy7iJ6ODn3u9c&690


http://s4/mw690/0033ITV2zy7iJ6Pjeg333&690


http://s15/mw690/0033ITV2zy7iJ6PCjpQ0e&690


http://s4/mw690/0033ITV2zy7iJ6Qrs8r63&690


http://s13/mw690/0033ITV2zy7iJ6R1C6U0c&690


http://s3/mw690/0033ITV2zy7iJ6RCrjId2&690


http://s4/mw690/0033ITV2zy7iJ6SaiQ373&690


http://s13/mw690/0033ITV2zy7iJ6SC1A06c&690


http://s6/mw690/0033ITV2zy7iJ6WElXn95&690


http://s4/mw690/0033ITV2zy7iJ6T8Fx153&690


http://s9/mw690/0033ITV2zy7iJ6TzzMA2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