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罗的生平

(2014-03-28 10:39:03)
标签:

保罗

保罗的宣教

保罗的生平

保罗的人生

文化

分类: 文章、杂谈

保罗的生平

 

保罗生平的简介

引言、-----------------------------------3

一、保罗的背景简介---------------------3-4

二、扫罗年少的成长---------------------4-7

三、扫罗悔改的经历---------------------7-9

四、保罗预备的时期---------------------10-11

五、保罗对外的宣教---------------------11-13

六、保罗书信的留世---------------------13-14

结语--------------------------------------15

 

 

 

 

引言

保罗是使徒时代极重要的工人,也是历史历代学院重要研究人物,在研究他的同时,我们的生命不断被他的事奉所影响,让我们的事奉起到了互相紧扣、互为因果的作用。而这种影响是指他的后半生将福音遍传整个罗马帝国,乃至整个世界。为福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影响。是乎我也经基本掌握了保罗的一生,其实对保罗的认识即又少又陌生人。为了更好了解保罗的生平,列下以下的研究报告。

 

一、保罗的背景简介

保罗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父母双方的谱系都是纯正希伯来人,未曾掺杂任何外邦人的血液,为此他是纯正的希伯来血统。保罗原名扫罗,从出生到死,历经60多年,大概在主后(3—67年)。扫罗希伯来文意为“求问”之意,又名保罗,希腊文意为“微小”之意。属于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腓3:5),出生后的第八天受割礼(腓3:5),是法利赛人所生的法利赛人(徒23:6、腓3:5)。生长在基利家的大数(徒21:3)位于今日土耳其境内的大数。基利家是当时罗马帝国所建立的一个省份,大数是它的省会。在保罗时代,基利家的大数是一个说希腊语的城市。为此认定他是国外的犹太侨民;由于出生在罗马帝国的直属领地,根据出生地国籍原则,生来就入罗马民籍(徒22:25-28)。受教于名师迦玛列门下(徒22:3),从小到大的过程当中,透过学习,研究了解各种犹太律法,照着律法行事,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3:6)。最后因着大马色悔改,归放基督,成了宣教士。之后的人生一直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

 

二:扫罗年少的成长

有关这个时期的扫罗历史记录,在圣经当中并没有太多太详细的记载,可是我们透过他自己写过的书信与使徒行传的记载,可以用想象力勾勒他年少年成长的生活;以三个要素组成了他的年少的人生片段。

1:成长在文化城里的熏陶

扫罗出生在基利加的大数(徒22:3节),即是今日土耳其的系瓦斯城,在这该城早就设有一所宏伟的大学,故学风鼎盛,在这里受造,文化知识出众,人材辈出。在当时,那里的学术研究结果曾一度超越雅典及亚历山大等地,扫罗在这种文化下,想必有着优秀良好教育。与其它门徒的文化教育就会异同[1]

古至今日,我们也不是自圆其说,乃是有着证据为左证。经过各种历史记录交代,我们就得知这种结果性。在有就是现在有些考古工作的考古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发现,那一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定居,有了人的足迹,生活、交流、工作。直到在主前3000年间已经是一座设防之城镇。又经掘出的遗址与遗物,这时百罗马式的戏院和一座大庙的基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吗?这直接指明了这座城在当时是个商业、宗教、文化的中心,兴盛而繁荣。值得一提的就是七十士译本和最有价值的亚历山大圣经抄本都在此完成,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第一所研究学院在此成立,为神的国度培养了出类拔萃之士,特别对基督教的贡献非凡。)、可见大数真的是如扫罗在圣经里所说的那样,在数并非无名的小城。在这个城里培养了有文化和学识的人,在这里扫罗至少精通三种语言,他的母语希伯来语,当时的官方用语拉丁语,和当时整个罗马帝国最通用的希腊语。在这里扫罗也就他成为法利赛人的重要阶段。在这里扫罗的宗教身份才被肯定的结果。

2:他是双国籍的人士

在罗马统制的地区,罗马公民身份在当时是很特殊的,是属第一等公民,有着阶级的种族区别。好比如美国身份与非洲刚果人的身份区别一样。这是很明显待遇问题。为此很多的人都想尽一切办法,要入罗马籍。包括犹太人也不例外(徒22:26节)。由于扫罗出生于大数城,就来了个落地证一样,他一出生就是罗马人,如扫罗所言,他是生来就有罗马公民身份的人(徒22:28节[2]。这个身份的宣布是他在宣教时公宣的,这是为了宣教便利时说的。说这段话就是罗马身份的人是尊贵的,其目的要保命。要知道在当时,罗马人是有很多的特权的。罗马公民不能受刑,在没有定罪之前是不能用鞭子等刑具刑罚,而且罗马人不能砍头。

3:他成了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是一个很难听人一群人,这种结果性的感觉是来知耶稣将假冒伪善和狂妄自大等量齐观。我们也就将任何法利赛人与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也列一起;这是我们的误区与盲区。

然而揭开扫罗那时成为法利赛人,与耶稣所说的假冒伪善的法利赛是不一样的。据历史的记寻要成为法利赛人,也是学习生存的一门艺术,为此必需精通律法,经历考核才能通过;要成为这样的人,他们必需不忘追求[3]。还有一些法利赛人要进入旷野灵修,不像大祭司那般的高高在上,并且坚持最高的律法标准以及纯正的犹太教信仰。

扫罗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并在当时犹太世界最有权威的拉比迦马列门下学习,且是迦马列最得意的门生;这点就是法利赛人的凭据。

他说过,我又在犹太教中,比我本国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为我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加1:14)[4]

这表明保罗在未信主之前他是笃信犹太教,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而且遵行犹太教的律法。犹太人是一神教的民族,除上帝以外,再也没有别神是敬仰的对象。因此,保罗无法接受那些宣传耶稣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的基督徒,对保罗而言,这便是对神的亵渎,因着他出于对神的忠诚以及坚守犹太教一神论的规条。于是,他毫不留情地迫害基督徒,追捕那些他认为是亵渎神的人的基督徒,这正是他所信仰的犹太教的一神论所致的。

 

三:扫罗悔改的经历

扫罗从小所接受的是最纯正的犹太教教育,以经是根深蒂固,可以说是无法有一种知识能改变他的观念与生命。成了的的道道的法利赛人。在他的信仰里只有上帝,没有耶稣。当耶稣的福音被到处传扬,不但传到犹太地区,甚至扩到其国家,教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教会便遭到来自犹太教极大的逼迫,多人被杀。在这期间扫罗这位激进法利赛人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在逼迫教会的事上也是当仁不让的[5]。在司提反被害一事上,虽然圣经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那少年人扫罗也喜悦他被害(徒7:60节)。我们从后免面得经文就可以看得出扫罗在逼迫教会的这件事上是相当热心的(徒9:1节)。从这节经文可已看得出扫罗的不是一般的热心,甚至于要求文书到大马色去。

据圣经记录,扫罗要去抓拿基督徒,却在大马色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在路上耶稣基督忽然向保罗显现,用大光四面照着他,这光是他前所未见的。也是平生未所见过,不过在保罗的心里已经知道这光绝非一般的光,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已经知道了这光是来自神的。如同懂得摩西、以赛亚所见的光一样[6]。否则他不会问说主啊你是谁?在这光非自然的光下,扫罗就扑到在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扫罗的降服。在他扑到的那一刻他已经被神完全的征服了。剩下的就是去认识这位光照他的大能者。

在那时的情景下,扫罗必定惧怕又在疑惑所遇到的事。神就用希伯来话问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或许扫罗有纳闷,为什么神却说你为什么逼迫我,所以保罗很是诧异,神居然说他在逼迫神?在他的心里便升起了一个问题,这位主是谁[7]?也就向这位向他显现的主发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关键的问题。

扫罗是一个法利赛人,对神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从小跟圣经打交道,熟悉甚至能背诵的,拥有高地位的扫罗,这些当然不在话下,不然不会在法利赛人群当中算出类拔萃的。借着这种经历,透过对圣经了解后的分析,他才称呼主啊你是谁?保罗的这个问题似乎是想要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来认同和肯定他心里所想的是正确的,话个角度来说,保罗很有可能已经猜到了是谁只是他不敢肯定,因为在他的理性上通不过。因为和他的神观是有冲突的,如果耶稣是神,那么神到底有几位?

扫罗的意义已经起到了信仰被更新的作用,现在这个问题需要这位元元向他启示的主解答。主的回答彻底的颠覆了保罗的神观和信仰,他再次宣告说是耶稣。至时保罗的信仰完全更新,他人认识耶稣了,知道耶稣了,对神的认识更假彻底了[8]。之后可以说是180°的大转变来形容。从极力的逼迫基督徒,到为主受极力的逼迫。

 

 

四:保罗预备的时期

1:旷野灵修生活

保罗信主后满得圣灵的能力,开始传扬耶稣的福音(徒9:20-22)。传之前所逼迫的真道。之后就退到亚拉伯的旷野里灵修[9]。没有随即上耶路撒冷去找其他使徒。

    经过数年之后的灵修,不断在旷野单独的与神相处,他要把他所学过的一切的旧约有关基督的预言和预表,以及旧约律法的精义和基督对他的启示以及教导融会贯通在他的思想中,并且在他的思想中建立正确全面的基督教信仰。后来保罗经历三层天,也是在这个时期之内,可以说这是福音的奥秘了。

这着三年时间里,保罗积攒侍奉经验的三年,也可以说是保罗的实习期。因为接下来他将要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他宣教的旅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保罗的工作果效颇丰,。以至于犹太人商议要杀害他,而且他在大马色有了门徒,这些都说明保罗在大马色的工作是有果晓的,而且果晓相当的不错。后就到耶路撒冷和使徒们结交。

 

2:安提阿的服事

只到大概在主后四十三年左右,巴拿巴到大数请他出来协助安提阿圣工(徒11:22-26)。

圣经上说只有巴拿巴接待保罗。显示了巴拿巴的眼光和心胸是非同一般的。巴拿巴对保罗的一生乃至整个教会的发展上也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来看巴拿巴的时候,他乃是一个慧眼是英雄的人,就像中国的古话将的一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保罗确实十一匹千里马,而巴拿巴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伯乐。

后来保罗与巴拿巴一起在安提阿教会服事一年,这个教会又根据圣经的记载信徒被成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徒11:26节)。可见当时的安提阿教会的影响力相当好的[10]

 

五:保罗对外的宣教

现在教会基本都认为保罗对基督教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宣教工作[11]。是乎见不到其它耶稣亲手带过的门徒的工作果效。首先肯定保罗在传福音事工上的努力,尽忠尽职,却不含糊。籍着路加在撰写使徒行传时,都是以保罗为主线,原因他自己是跟保罗是一个团队的,其它十二个门徒,他是乎没有什么接触。为此失去写作的材料。他只能以最多篇幅来报导保罗的宣教动向(除了提过彼得和雅各布外,其余的使徒连名字都不曾出现)。

但我们可不要因此误会教会的建立,都是保罗走过的。据历料记载,在第二世纪时,基督教最广泛传播的地点是在东方而非西方,当中大多数实力较强的教会都不是由保罗建立起来的,甚至没有证据证明他曾踏足过那些地区,可能性最大就是其它使徒的工作果效。在第二世纪,基督教会幅员之广,远远超过保罗的宣教行程,有传闻说马可甚至曾将福音传到印度。   

再者,罗马及安提阿教会等均非由保罗建立,乃是其它十二使徒建立的,这就是明显的标记。

那么保罗宣教是如何的呢?乃是叫出巡宣教。

第一次宣教之旅: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受圣灵分派,由教会差往小亚西亚为开始,主要在加拉太的几个城市——别加、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首先保罗是向犹太人作见证,但是后来,他的事工亦逐渐转向外邦人。

第二次宣教旅程:保罗与巴拿巴因与马可的问题产生了分枝,最后导致分开宣教。保罗带着西拉首先访问了早先在各地建立的教会,后来保罗在特罗亚得着神的呼召,要他去马其顿、希腊、及欧洲边界。保罗的事工大多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雅典进行。在雅典他还向希腊人传道。


    第三次宣教旅程:由安提阿开始,重点在以弗所,保罗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在那里教导、传讲福音、牧会。后来离开以弗所,他不顾众人的阻拦,要到耶路撒冷去。一生的宣教工作,是由近到远,尽忠职守,竭尽所能[12]

 

六:保罗书信的留世

保罗一生不断重申自己蒙神天召,主旨为福音[13],其工作果效彰显明确[14]。还有就是书信完成,其功绩卓越[15]。保罗书信原来不止13卷,但有许多已经遗失了。正如他说:“我先前写信给你们”(林前5:9),说明哥林多前书不是第一封信。“我写信”,“他的信”(林后10:9-10),都是复数的。还有“我以前略略写过的”(弗3:3),“凡我的信”(帖后3:17),这些都是遗失了的信。如同耶稣自己的话也没有完全保留下来。 


    神为什么要保罗写出这么多的书信,在圣经按卷来算,名列第一。其主要就是保罗从小就受犹太文化与希腊文化的教育,接受严格的宗教教育。 保罗一生共活了60多岁,30多岁得救,到45-6岁才开始写书信。共有3次旅游布道,建立了许多外邦教会。 从书信的特色来看,有以下方面组成。


    书信首要就是来自神的启示,说教会是奥秘的(弗3:2-11)。 其结构一是问安,二是感恩,三是阐述真道,四要实践活出,五是以结束问安签名。 里面的教义有系统神学,神论、基督论、圣灵论、至未世论等。 


    里面也包括了伦理;由君臣之间、主仆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家庭之间的伦理、处世为人组成等。

 

 

 

结语

对于保罗一生的总结,真是无法下手,牵涉十三卷书信,三次布道。一生有着传奇般的事迹,这已经足以望畏。从他犹太教归向基督教,从逼迫教会到建立教会,从不信耶稣到传扬耶稣,从毁害基督的信徒到保护基督的信徒,从攻击基督到为基督殉道。

保罗虽未曾亲身跟随耶稣,却竭力听从基督的话,体贴耶稣的心意,全力以赴传扬主的福音[16]。他以十字架为他生命的中心和力量;在教会当中如父母般喂养群羊;处世为人没有馅媚的话,没有贪心,没有追求那虚浮的荣耀。面对圣经教导按着正意分解、个人的面对神时,总是以清洁、诚实地事奉要得上帝的喜悦。一生一世竭尽的所能,至死忠心。在最后面对神与教会的弟兄姊妹及同工时,说出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 这就是保罗的生平。

 

 

 

参考书目

迈尔: 《人物传、保罗》

张达民、黄锡木《使徒行传析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

卢龙光着:《使徒行传和使徒书解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会)

朱韬枢:《使徒行传研读》,(台湾:归主出版社会)

张永信:《天道注释书,使徒行传二》(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卜鲁斯着《保罗神学观》(香港: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

夏忠坚:<宣教人生>,(台北:道声出版社)

马歇尔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台北:校园出版社)

 



[1] 迈尔: 《人物传、保罗》网络版 

[2]:迈尔: 《人物传、保罗》

[3]:张达民、黄锡木《使徒行传析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p61

[4] 卢龙光著:《使徒行传和使徒书解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会)p60

[5]朱韬樞:《使徒行传研读》,(台湾:归主出版社会)268

[6]朱韬樞:《使徒行传研读》,(台湾:归主出版社会)269

[7]:张永信:《天道注释书,使徒行传二》(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p72

[8]:卜鲁斯著《保罗神学观》(香港: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p14

[9]:张达民、黄锡木《使徒行传析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p61

 

[10]:张达民、黄锡木《使徒行传析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p89

 

[11]:夏忠坚:<宣教人生>,(台北:道声出版社) p146

[12]:夏忠坚:<宣教人生>,(台北:道声出版社) p146

 

[13]:马歇尔著《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台北:校园出版社)p149

[14]:卜鲁斯著《保罗神学观》(香港: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p17

[15]:卜鲁斯著《保罗神学观》(香港: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p14

[16] :卜鲁斯著《保罗神学观》(香港: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p6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