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心理健康睿思心理 |
分类: 心理咨询 |
电影《family man》中,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Jack在一次意外之后偶然获得了一次可以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
重试他曾经放弃过的生活,他开始对自己那时候的选择产生怀疑。幸运的是,他可以在完全了解两种选择所得结果的前提下,选择出一个自己更希望拥有的的生活。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19/1f86ae79e2c64e94aa09101d3f9d25dd.jpeg
然而现实世界中,我们没有办法得到这样的机会来重新说一些话或者做一些决定。
在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总会突然开始和放电影一样回忆自己做的所有决定:
小到刚刚最后一把狼人杀如果当时这样发言就可以翻转全局带领狼人反败为胜;
大到那年高考填志愿如果填了另一所学校另一个专业会不会人生大不相同……
反复的回忆使人越陷越深,无法关闭思虑的水闸。这些想法像蛀虫一样蚕食着仅剩一点的睡意,翻来覆去睁眼到天明。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219/70674fcc6d374a9e9d02ae0ffe97e754.jpeg
这种反复的对已经发生过事件的思考,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反刍思维”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19/a1d6c58a4cbe45a98733a5b94294a51c.gif
反刍,原本是指某些食草类动物在进食一段时间之后将胃中半消化的食物重新返回到嘴里进行咀嚼。
在心理学领域里,使用反刍或者反刍思维(rumination)来形容人们对已经发生事件的反复的思考。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219/bc02cf465e5e4f3c9b3db287c0ace724.jpeg
Nolen-Hoeksema首先对反刍思维作出了研究。
她把反刍思维定义为一种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它是一种被动、重复的思考负性情绪、专注于抑郁症状及其意义的无意识过程。
当个体在生活中遭遇负性事件时总会在想,“这是为什么呢?”“我总是这样想很多”,个体对所遭受事件的原因、结果和对事件的感受进行重复性的回想,这不但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反而容易使个体再次陷入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中。
Nolen-Hoeksema把反刍思维视为一种反应风格,她认为反刍思维是一种不良的适应应对模式,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会加重抑郁情绪,很多学者同意这一观点。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219/4aae51f873d24136856e61bb333c41a2.jpeg
但也有研究者不赞成这种说法。例如Treynor等人提出反刍思维的二因素模型,将反刍思维分为反省深思(reflective pondering)和强迫思考(brooding)。
反省深思是适应性的,倾向于认知性的问题解决,能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
强迫思考则只想消极刺激,沉溺于消极情绪,是一种不良的反应风格。
在出现消极的反刍思维后,个体无法控制自己一味沉溺,带给自己无边无际的忧虑痛苦,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219/e1c0b719f4eb490e962c4cea813b3ded.jpeg
如果发现自己开始产生反刍性思维应该如何解决呢?
01
转移注意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刍之后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律——这种消极的反刍总是发生在你无事可做的时候,比如还没有睡着的晚上、宅在家里的假期等等。但是在当人们学业很重或者工作繁忙的时候,反而很少想起这些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生活充实,有很多未完成的任务,那么这些负面的反刍就无法接近我们。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来理会这些往事。
当我们发现自己常常沉溺于负面往事之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往往是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较多的空闲时间。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这种反刍泥沼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当这些思维的空隙被填满的时候,留给过度反刍的时间和精力就没有多少了。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219/da63a5e604fc4084b6f428ee8f246033.jpeg
02
表达性写作
在经历消极反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在思考这些消极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思绪很乱,想东想西,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在某一件事情上。但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打开手机开始写下自己这些消极的感受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情绪会一点一点的减轻。
在书写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的加工速度会变慢,并且事情写下来之后,会有一种在与别人分享自己消极情绪事件的感觉。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绪得到了整理,使它成为一段连续性的,有组织的记忆。从这一段完整的回忆里,我们可以重新对事件进行评估和感受。
把自己反复思考的事情写下来,可以帮助情绪的释放以及更加理智的看待以前所发生的事情。
当然,在有些时候,由于负性事件的强度过大以及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一些人陷入过度反刍后很难自我调适。这个时候可以先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让自己尽快的恢复的正常的生活中来。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219/35120422e3974ae88bf91436243ea929.jpeg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19/e077ffef12084dcba73f2df5bcd337a0.gif
生活都不是完美的,我们总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后悔的选择,就像法国诗人兰波(Rimbaud)说的那句话:生活在别处。
但是转念想想,生活也在一次次选择中不断加入惊喜的情调。
每一种选择、每一种发展都拥有不同的未来。现在所选择到的,也许是最适合你的那一种;也正是这些选择,打造了现在这个正在看文章的你。
不悔当初,无畏将来!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219/0e56af19f0084fe8bab91da23460556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