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安睿思心理咨询
西安睿思心理咨询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48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生活中的谎言

(2014-03-26 15:18:26)
标签:

杂谈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古语强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究的是诚信。但是谎言在生活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涉及。谎话也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有善良的谎言,有恶毒的谎言,有无奈的谎言,有随意的谎言奥斯卡?王尔德曾抱怨过现代人说谎的衰败。其实,恰到好处的说谎是一种艺术,一种含有很高超技巧的伟大艺术谎言是把双刃剑,不光有坏的一面,也会有相对好的一面。

 第一,善意的谎言。就像美国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所描述的,一位生病的老人望着日渐凋零的树叶而日渐绝望时,有爱心的画家用精心勾画的一片绿叶去装饰那棵干枯的树,重新点燃老人的生命之火。这种谎言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善意的谎言能让一个患有绝症的患者绝处逢生,能给予希望,抚慰心灵    

     第二、小孩子的谎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往往在三岁半至四岁半时学会如何有技巧地撒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儿童心理学副教授维多利亚·塔尔瓦通过著名的“偷看游戏”发现,就游戏过程中是否偷看,三岁孩子往往坦白承认,多数四岁孩子谎称没有偷看,95%六岁孩子会选择说谎。其实孩子撒谎并不意味着孩子性格顽劣,这说明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级、更复杂的方式来探索世界的过程。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欣赏孩子的“小聪明”,将这种“小聪明”引导成大智慧。

      第三,说谎也能产生正面的情绪,说谎可以被视为一种感觉良好的成就。尼科尔·鲁迪的团队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做了某些不道德但又未直接伤害他人的事后,他们可能会经历一种‘骗子的快感’。这项研究的被试者包括来自英国和美国的1000多名参与者,研究预测,某人考试作弊或者记录比实际工作更长时间以获得奖励的人事后会感到非常抱歉或者心理矛盾。然而当被试者作弊或者欺骗时,恰恰相反,他们一般会获得极大的情绪提升不论是预期说谎将会面对的挑战,或是正在进行欺骗的行动时,因为成功与否尚在未定之天,说谎者都可能感到某种刺激与兴奋。至于事后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松了一口气的愉悦、完成一件事的得意,或是对受骗对象轻易上当的轻蔑。

欺骗的快感也有强弱之分。如果同时强烈的担心被识破,说慌者可能一点快感都没有;但有时却可能兴奋不已,以致泄露某些行为信号导致失败。骗局得逞之后,有些人可能憋不住心中的得意,搬出来要与人分享。说穿了不过是说谎者在炫耀自己的聪明。

人们说谎时有可能在同时或相继产生快感、恐惧感与罪恶感等不同的情绪。新的研究表明,只要你自认为小骗局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你的自我感觉就很可能相当良好。你所回忆起来的那种不适感实际上很可能是你内心的道德权威(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对你的反应做出的改写。

      正如保罗.埃克曼所说,我们既能说谎,也能诚实;既会辨识谎言,也会懵然无知;既会被骗,也会探知真想。

      

 

 

(详情http://www.xapsych.com) 心理讲座 心理咨询 儿童发展 陕西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规划 心理医生 青春期叛逆 厌学 厌食企业团体心理咨询 学习动力 学习成绩 焦虑症 心理咨询 西安心理咨询 团体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职场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心理援助 心理培训 家庭问题 婚姻关系 青少年咨询 西安心理咨询 企业EAP 西安情感咨询 儿童青少年咨询 幼儿心理咨询 抑郁症 惊恐发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