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供一个关于爱情的综合性的理论,斯滕伯格(Sternberg,1986)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他认为,所有的爱情都应该包含三个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形,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低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在这三种成分中,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由于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种成分在爱情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变动,斯滕伯格指出了八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关系:
(1)无爱(non love):三种成分都没有,如随机的人际交互。
(2)喜欢(liking):只包括亲密。如友情,其友谊的呈现会让朋友感受到亲近与热诚相待的感觉。
(3)迷恋(infatuated love):只包括激情。这种爱情的关系是属于一种单相思、一见钟情式或理想化的爱情。
(4)空爱(empty love):只包括承诺。如中国古代的指腹为婚,依媒妁之言而成的婚姻关系。
(5)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由亲密与激情组合而成。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富有激情而浓烈。
(6)友情之爱(companionate love):由亲密与承诺组合而成。爱情中较缺少激情,和爱人之间的感情比较平淡,细水长流般绵长,如长期的婚姻关系。
(7)荒唐之爱(fatuous love):由激情与承诺组合而成。此种爱情从相识到坠入爱河快速而短暂,因缺乏亲密要素来维持,当激情过后,常会造成这段感情迅速消退。
(8)完满之爱(consummate love):是亲密、激情与承诺三者的结合,是真爱的本质,是很难达到的完美爱情。
http://s9/mw690/a70dcaf2gdac1c88d7c8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