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丘建算经》中的三道追及题

(2015-04-13 10:47:35)
标签:

教育

《张丘建算经》中的三道追及题

 

一   卷中(二)   追盗马贼,追到中途不追了

 

    卷中 ( 今有人盗马乘去已行三十七里,马主人乃觉悟,追之一百四十五里,不及二十三里而还;今不还追之,问几何里及之。

    答曰:二百三十八里一十四分里之三。

    术曰:置不及里数,以马主追里数乘之为实;以不及里数减已行里数余为法;实如法而一。

   【高文秀老师注】题目的意思是:有贼盗马已经跑了37里,主人才发觉。马主人追了145里,还差23里就回去了。问如果继续追,还要再走多远才能追上此盗马贼。

 

    解法:

原来相差37,现在还差23,实际追上37-23=14,

追了145才追上14,那未剩下的23,要追多少呢?设还要追X

这是一个比例问题。有14﹕145=23﹕X

X=23×145/14 =238 … 3 =238又3/14,

   说明:

23×145,即置不及里数(23),以马主追里数(145),乘之(23×145),为实(分子=3335)。

14=37-23,即不及里数(23),减已行里数(37),(37-23=14),为法(14为分母)。

X=3335 / 14 =238又3/14,即实如法而一,分子除以分母:二百三十八里一十四分里之三。

 

二   卷中(五)  追及问题的一个特性

 

    卷中 (五) 今有迟行者五十步,疾行者七十步;迟行者以先发,疾行者以后发行八十七里一百五十步乃及之。问迟行者先发行几何里?

    答曰:二十五里。

   术曰:以迟行者步数减疾行者步数,余以乘及步数为实;实如法而一。

   【高文秀老师注】题目的意思是:有甲乙二人,甲的速度为70,乙的速度为50;乙先行若干里之后,甲开始追,甲走了87.5里追上乙;求乙先行多少里。

 

我的解法:

87.5是疾行者所追路程,他的速度是70,所以他追赶的时间是87.5÷70=1.25

在同一时间1.25内,这迟行者走了1.25×50=62.5

87.5-62.5=25就是迟行者先行之里

列式 87.5-(87.5÷70×50)= 87.5-62.5=25

“术曰”解法:

1 “术曰”方法不同。但它讲到了追及问题的一个特性,即距离差与速度差之比,等于距离与

速度之比,即d S﹕d V = S﹕V

        题中d S是所求值先行之里,dV =70-50=20 , S=87.5 , V=70。

所以有dS﹕(70-50)= 87.5 ﹕70

dS= (70-50)×87.5÷70

算式中(70-50)×87.5=1750,就是以迟行者步数(50)减疾行者步数(70),余(20)以乘及步数(87.5)为实;

“术曰”似乎少了一句“疾行者步数为法”,即以70为分母。

最后,dS=(70-50)×87.5÷70=1750÷70=25,即实如法而一。“实”、“法”相除,得先行25里。

 

                           三   卷下(二)  与勾股、速度比有关的追及问题

 

    卷下 (二)  今有鹿直西走,马猎追之,未及三十六步。鹿回直北走,马俱斜逐之,走五十步未及一十步,斜直射得鹿。若鹿不,马猎追之;问几何里而及之。

    答曰:三里。

    术曰:置斜逐步数,以射步数增之,自相乘;以追之未及步数自相乘减之,余,以开方除之所得,以减斜逐步数余为法;以斜逐步数乘未及步数为实;实如法而一。

【高文秀老师注】鹿向西行,有一猎人骑马追之,当猎人追至(A)与鹿(B)还相差36步时,鹿突然转向北;此时骑马猎人就斜着追去,追了50步(至D)时,与鹿(C)还差10步,此时猎人射得鹿。问如果鹿不向北转,而继续向西,猎人需追多远才能追上此鹿。

http://s6/mw690/0033AirQgy6RsttQQlf05&690

 

 

   

 解法分析:

    先解直角三角形⊿ABC。鹿北行至C,马斜行至D。BC=√(AC2-BA2)=√((50+10)2-362)=48。其中√(50+10)2-362=√2304=48,即术曰的置斜逐步数(50),以射步数增之(+10),自相乘;以追之未及步数(36)自相乘减之,余(2304),以开方除之,得48。

     由此可知,马行50、鹿行48。若设马行X,则鹿行X-36,则有:

50﹕48=X﹕(X-36)

48X=50 (X-36)

(50-48)X=50×36

X=50×36∕(50-48)

    算式中(50-48),即开方除之,所得(48),以减斜逐步数(50)余(50-48=2)为法(作为分母);算式中50×36即以斜逐步数(50)乘未及步数(36)为实(作为分子);

    最后,实如法而一,X=50×36∕(50-48)=1800/2=900步

900步÷300步/ 里=3里

古代数学家没有列方个程式,但算式与现代解方程完全相当。他们是如何思维的?而今人脱离方程,似乎无路可走。比之前贤,真汗颜也。

 

另一种解法是:

马行50、鹿行48,按比例,马行1、鹿行0.96。速度相差0.04。回到原先AB位置,马以0.04的速度差,去西追相距36的鹿,则要追36 / 0.04=900步=3里。此鹿北逃,反而早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