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角正弦公式 Sin3A =
3sinA-4sin3A.的几何推证
一
前 言
1 2013年8月,我编算、发表了《回到十六世纪,让我用初等数学方法编算三角正弦函数表》一文。当时唯一依靠的就是一个“三倍角正弦公式”:sin3α
= 3sinα-4sin3α 。由它迭代,反求出sin 1°
后,才编算出三角正弦函数表的。至于三倍角公式怎样来的,当时不再深究。
查《百度百科》,只知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截角术》,初步讨论了正弦,余弦,正切弦的一般公式,首次把代数变换应用到三角学中。他考虑含有倍角的方程,具体给出了将COS
(nx) 表示成COS (x) 的函数,并给出当n ≦
11时,等于任意正整数的倍角表达式了。但《百度百科》没有提到三倍角正弦公式。此公式谁首先推得,也不见记载。
现在,则高中学生都能用代数方法推导了。不怕繁琐,当一回文抄公,看三倍角正弦公式
Sin 3A=3 Sin A-4 Sin 3A
,是怎样来的。
Sin 3A = Sin
(2A+A)
(先化为二角和公式,展开后:)
= Sin 2A cosA + cos2A Sin A
(把sin2A =2
Sin A cosA、把cos2A= ( 1-2 Sin ²A)代入:)
=2 Sin A cosA cosA + ( 1-2 Sin ²A)
Sin A
=2 Sin A cos2A + Sin
A-2 Sin 3A.
(cos2A展开为 ( 1-Sin ²A) :)
=2 Sin A (1-Sin 2A) +
Sin A-2 Sin 3A.
=2 Sin A -2 Sin 3A +
Sin A-2 Sin 3A.
Sin 3A =3 Sin A -4 Sin
3A 。
2 2014年5月,完成《孙子算经简注及演算》后,便去翻看1984年上海书店出版、李俨著的《中国算学史》,讲到清初康熙时编纂的1723年刻的《数理精蕴·下编》中:
“有‘本弧之正弦求其三分之一弧之正弦’一朮。即令R为圆半径,已知C为圆内α角之通弦,求C3为圆內3α之通弦,以几何法证得:
C3=3C-C3 /
R2
……
(1 )
即 Sin3α=3sinα- 4sin 3α
…… (2 )
至汪莱《衡斋算学·第三册》(1798),则以几何法续求C5为圆内5C之通弦之值,得
C5=5C-5C3/R2+C5/R4
即 Sin 5A = 5 Sin A
-20 Sin 3A +16 Sin
5A ”
《中国算学史》还提到清乾隆之后,有:
“安清翘 (1759-1830)
等三角术公式之证明,皆有藉于几何学之证明也”。
3
用几何学证明三角公式,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可以说,三角之学就来源于几何嘛。但这种证明方法到底如何的呢?书中未载,我就来试一试,考考自己。这就引出了本文。这是我先受启发,再独立思考的成果,记下来备忘也。
二 Sin3A =
3sinA-4sin³A 的几何证明
已知:
圆半径R,∠AOB=∠BOC=∠COD=α,∠AOD=3α,α所对之弦AB=BC=CD=C。
求:
∠AOD=3α所对之弦AD=C3
证:显然,ABCDA是等腰梯形,C+C+C>C3 其差值为X。为此做以下证明:
1
△OAB △OBC
△OCD,顶点为圆心O,边长为R,所以都是等腰三角形。
2 ∠DCO = (180-α)
/ 2 ,∠CDF=α,∠CFD=∠DCO。DC=DF=C。同理:
∠ABO = (180-α) / 2
,∠BAE=α,∠BEA=∠ABO。AB=AE=C。
3
BC∕∕EF
4
ABCDA是等腰梯形。
5 作EG∕∕FC ,
CFEG是平行四边形。
6
设BG=X BE=Y
7
C3=3C-X
8 △EBG 、
△ABE、 △OAB相似,则有:
X / Y = Y /
C = C / R
X = YY / C
, Y = CC / R, YY = CCCC /
RR
X = CCCC /
CRR = C 3 / R 2 ,
代入C3=3C-X,则有:
C3=3C-C3/R2 即
(1)
接着,
Sin (α/2 ) = (C / 2 ) /
R = C / 2 R , C = Sin (α/2 ) 2 R
…… (3 )
Sin (3α/2) = (C3 / 2 )
/ R = C3 / 2 R, C3 = Sin
(3α/2) 2 R …… (4 ) 代入(1),
Sin
(3α/2) 2 R= 3 Sin (α/2 ) 2 R-(Sin (α/2 ) 2 R) 3 /
R2
Sin
(3α/2) 2 R= 3 Sin (α/2 ) 2 R-(Sin (α/2 ) 3 8 R
3 / R2
Sin (3α/2) 2 R= 3 Sin (α/2 ) 2
R-(Sin (α/2 ) 3 8
R
整式除以2 R,得:
Sin (3α/2) = 3 Sin (α/2 ) - 4 (Sin
(α/2 ) 3 …… (5 ) 注意,此式与
Sin 3α=3 Sinα- 4 Sin 3α
…… (2 ) 关系相似,但并不相同。
若令α/2=A,则3α/2=3A,代入 (5 )
,便有:
Sin 3A = 3 Sin A-4 Sin
³A ,这才是最终的“三倍角正弦公式”。证毕
这个公式,18世纪中叶在中国才有了论证。而250多年后,还值得人们去思索重探。数学没有时间境界的限制,应该知其然,有能力时,应该知其所以然。
http://s3/mw690/0033AirQgy6JrrAsTmOa2&690 Sin3A = 3sinA-4sin3A.的几何推证" TITLE="三倍角正弦公式 Sin3A = 3sinA-4sin3A.的几何推证"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