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学案:人生感悟类文章的写作
(2017-04-03 10:32:26)
标签:
高考作文指导 |
人生感悟类文章的写作
【教学目标】
1、人生感悟类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
2、素材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哲理性
【教学内容】
一、感悟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人生感悟类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往往以一则生活中的场景、故事、寓言或几则名言的组合形式,让学生体会生活,感悟人生。从目前“考纲”要求看,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立意应该体现“正确的人生观”和“思维品质”两大主题,顺应社会主旋律,突出新课程理念,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学生要想从材料中准确立意,展开写作就必须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去把握。
(一)叙事型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类材料大都是对一种生活现象的叙述,平平实实,司空见惯,但是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认真分析,深入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联想,善于类比,长于推论,由点及面,唯其如此,才能写出深意,写出精彩。
例如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一个初秋的傍晚,一只美丽的蝴蝶从窗户飞进屋里。 它不停地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得惊慌失措,原来它找不到出去的路。它不停地拍打翅膀,可任凭它左冲右突多少次,也没能飞出房子。 最后它耗尽全部力气,奄奄一息地落在桌子上。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出去, 是因为它总在房间顶部那点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低一点的地方就是开着的窗户。
请在全面把握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作文,自主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显然,这是一则描写现实生活中普通画面的材料,但在这里,出题人却把它升华到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要求我们从中探讨人生智慧。 因此,该材料的审题立意至少有以下两种:一是思路决定出路,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善于转换思维、学会变通等;一是要放低姿态,学会低头,下调目标,脚踏实地等。如有些作文这样命题:思维一转天地宽、转个弯就是成功、学会放低姿态、低下头也能找到阳光、敢问路在何方等。
(二)、寓言型材料:概括寓意著华章。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 这类材料往往只给出寓言故事,寓意则隐含在故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根据寓言内容概括寓意, 然后再紧扣寓意行文。因此,准确概括出寓意是写作的关键。寓言常用拟人、比喻手法,把事物人格化,用它来比喻社会上的某些人。 这就要求考生找出寓言中的对象,辨明关系,分析用意,联系生活,总结寓意,从而进行写作。
例2: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根据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编号、日期、鲜红的公章、签名一应俱全。 他想不能自行摘掉,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先是愤怒地质问驴子和狼等动物:“我是不是狮子? 我怎么会是驴? 我从来不吃草! ”动物们众说纷纭:“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子。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们说不清! ”“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变了口气,低三下四,求这个作证,向那个解释,同情狮子的不少,但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样了,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终于有一天,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狮子与标签的寓言,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寓言告诉我们,狮子受标签所累,最终异化为驴。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人们往往也是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等标签,有的能够正确对待,有的则被束缚,结局迥异。 只要围绕这些进行思考,就能够化难为易,写出一篇立论深刻、行文流畅的文章来。
根据材料,文章的立意有两个基本的方面可供选择:一是从“狮子”(即自我)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在荣誉、地位、权势的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 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地回报社会、 贡献力量, 而在 “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心胸开阔,不向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二是从狐狼豺狗等动物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有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莫使荣誉遮望眼”的作文,我们看一下前三段:
不要因荣誉而看不清远方, 不要因荣誉而为自己原地鼓掌,请将荣誉放在身后,继续坚持走好脚下的路。在人生道路上,人们喜欢鲜花和掌声伴随自己前行。 偶尔的一次表扬,会让他们回味许久;偶尔的一次胜利,会让他们陶醉其中。 被贴上荣誉的标签之后,他们就再也不愿接受自己的失败的现实; 习惯了荣誉之后, 他们就永远陶醉在光环之下,故步自封。 他们就像材料中的狮子一样认定了这个标签,就不再考虑现实,而是活在标签之下。
(三)比喻型材料:还原本体写生活
这类材料作文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寓意显豁,容易把握。在写作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寓意,这样才能保证立意正确;二是要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喻体到本体,由喻体入手,着眼于“本体”行文。
例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 不论这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或感悟。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立意分析】这是一则比喻型的材料。 写作时,只要把喻体“春蚕”还原为“人”即可。 你可以写一个人要勇于迎难而上方能有所成就,也可以从反面立意,谈畏惧困难的人不会破茧为蝶的道理等,只要符合材料寓意都行。
(四)名句型材料:挖掘含义谱新曲
名言警句的诗意有利于引发考生的情感,包含的哲理易于激发考生的理性思考。 对于名言警句型材料,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其哲理,然后考虑如何评析,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典型事例来阐释,来印证。 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是先找出关键词,然后对关键词进行象征性联想。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分析】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反一正,态度很鲜明。 比喻式的表达可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题的立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 ”绚丽多彩 ,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 ;“云端 ”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缥缈,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 也可以辩证分析, 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 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 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反过来看,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得意忘形, 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 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比较好的立意: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脚在大地,心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二、人生感悟类材料作文的写作实例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翻旧账
二手时间
三、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明华实验高中周末邀请了一位知名的教授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讲座。同学们热情很高,讲座开始前教授已经在讲台前坐好。学校大讲堂里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都已经被先来的同学占去了,而中间和后面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却还空着。稍微后来的同学陆陆续续进场,有的选了一个前排靠中间的位置坐了下来,也有的往后面径直走去选位下座,最后大讲堂里可以说是座无虚席。讲座准时开始,教授从坐着的椅子上站起来,他径直走下讲台,来到大讲堂最后面一排的座位上,指着座位中间的一个同学说:“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讲座之前,请允许我向这位同学致敬。”说着,教授向那位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大讲堂里一下变得鸦雀无声,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教授鞠完躬,站起来,缓缓地说道:“我之所以向这位同学鞠躬,是因为他选择坐里面位置的行动,让我充满敬意。”
关于人生感悟的诗句
1、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2、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快乐是你辛勤耕耘获得的果实,悲伤正是那成熟前的秕粒。
3、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
4、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人应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
5、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飞鸟集》( 泰戈尔)。
6、当我走向你时,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感谢》(汪国真)
7、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
8、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9、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10、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
11、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
12、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13、藏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14、生容易,活容易,但是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只是看你怎么扮演这个角色。
15、岁月使身体长出了皱纹,而放弃梦想则会使灵魂生出皱纹。在你奔跑的时候,风景在变、你追逐的东西也在改变。每一条岔路、每一个山坡与低谷、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都是锻炼.
16、人生的一大挑战那就是去埋葬真实的自己并渴望着自己能成为其他的人。
17、.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不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找快乐,否则永远悲哀。
18、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紫罗兰却把香味留在那脚上,这就是宽恕。
19、友谊不是1+1=2,而是0.5+0.5=1。即,两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缺点,然后凑合在一起才完整。
20、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21、当玻璃杯中装满了牛奶,人们就会说这里牛奶,如果装的是油,人们又说这是油,只有真正的没有盛东西的时候,人们才会看到杯子。
22、当我们心中装满学问、财富、权势、成就和偏见的时候,就不是自己了。往往拥有了一切,却不能拥有自己。
23、繁华落尽的冬天也有寒梅傲吐芬芳,冰天雪地的森林也有雪松尽显绿装。一切皆心态,乐观者把地狱变成了天堂。冰冷萧瑟的冬天也为来年的春天带来了希望!
24、压倒我们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 ﹒昆德拉)
25、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
26、人生三境界
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解析】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第三境界(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