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子墩汉墓群

(2014-03-19 09:20:27)
标签:

我的家乡

技术员

八十年代

义务

寒气逼人

分类: 生活散记

甲子墩汉墓群 

文/摄影 墨兰

甲子墩汉墓群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村南的山羊堡滩上。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2公里。因遭风沙袭击和人为破坏,现存的封土堆20多个。千百年来,它们一直默默地沉在历史的深处,风雨沧桑。
望着沉寂的戈壁滩,端详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错落有致的汉墓群,一种对历史文化厚重的思绪让我半晌无语。我不由蹲下身,随手抓一把沙土,仿佛都是沉甸甸的历史,随意捡一粒碎石,仿佛都凝聚着古人的气息,随意据一缕春风,仿佛听到古人跳动的脉搏。
站在戈壁滩上,仿佛看到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热土上放牧,嬉戏,修桥筑路,曾今的这里,清流激荡,牛羊欢畅,晚耕归来的农人,唱着恒古不变的民谣。透着尘封的历史,仿佛听到驼铃阵阵,鼓瑟齐鸣。仿佛看到水草茂盛,牛羊遍地,溪水荡荡,芦苇摇曳。爬上封土堆,仿佛看到因连年征战,人民生灵涂炭,荒尸遍野,昔日的繁荣随风而逝。汉武帝急忙派骠骑将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平定西北,解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漫步在被历史尘封的汉墓群,寻找着能破译千古之迷的方式。那把放在屋兰古城门楼上的“张掖钥匙”,仿佛就是开启古墓的信息。站在古墓栖息的地方,一种苍莽和厚重如磐石般恒聚在心里。
记得小时候的一场大风,席卷了小村,也席卷了汉墓。那是一个盛夏的午后,天热的能把爬在墙根下的土狗烤焦,田里的农人早就躲在了崖头下的窑洞里喘息,只有放羊的汉子还在戈壁滩上,胳臂弯里夹着鞭子,高一声低一声吆喝着躲在封土堆背阴里的羊群。突然西边地平线上起了滚滚黑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小村,小村的人们措手不及,黑浪就淹没小村。大风过后,放羊人和他的羊群不见了踪影,村里派人四处寻找,终无踪迹,只能到到派出所报案。三日后,一云游道人路过此地,村里老人留宿,夜里老人悄悄问及此事:道人只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之后不再言语,一夜无话,次日老人醒来,不见道人踪影,炕头留一发簪,隐隐有诗两句:“千年阴穴万年修,一朝贪念黄泉收。”又过两日,派出所来人查封了放羊人的院门,听说从地窖里搜出陶碗,陶罐,经文物部门鉴定竟是汉代墓中之物。
还有更奇的故事。八十年代兴打井,小村的人们也躁动不已,后经水利部门批准,小村人信风水,讲迷信,请阴阳先生拿罗盘在山羊堡滩一山头上寻一佳处,需供奉三生,第三日凌晨开机。小村人不敢马虎,更不敢大意,按时开机。机声隆隆七日,突然钻头脱落,钻机熄火。无论技术员如何捣鼓,钻机就是不要再打火。村里八十九岁的老人告诉村长,要不再请“阴阳”通说通说,据他所知,现在钻井的地方正是西汉驻守此地谋将军墓地。又过数日,村里有人显灵,说将军暴怒,要迁怒于庶民,打井终止。
以后传得更是神乎其神,说三个打野味的汉子,在戈壁滩上走得累了,靠在一座高大厚实的土堆上睡觉,睡梦中有人招呼他们,说到宫里坐坐,他们紧随其后,一群裙炔摇曳的美人或嬉笑,或打闹,看到他们近前,竟围拢来,要扒光他们的衣服,说他们杀了她们的三妹和七弟,几把钢刀架在他们项上,寒气逼人。一汉子惊呼,他们从睡梦中惊醒,果然颈上多了几道红印,吓得屁滚尿流,扔了手中猎物,四散逃窜。故事是否真实,也只是听老人絮叨。保护古墓,保护汉唐历史文化,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探究古墓,就从汉墓群开始,它在我的家乡,在生我养我的山羊堡戈壁滩上。




http://s5/mw690/0033zeQqzy6HqHHFVvm8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也说特色
后一篇:又上北武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