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题】建筑学院学术展览附楼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初试真题)

标签:
设计考研考研快题建筑考研 |
分类: 海上艺号考研专题 |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639282.jpg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651179.jpg
设计内容
➀. 多功能报告厅 100 平方米。
➁
➂.
➃.
➄. 卫生间 50 平方米。
➅.
➆.
➇.
室外活动及展览空间(规模自定)。
1. 结合原有建筑、环境进行设计,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 场地内登山台阶和小路可结合设计调整位置和走向,但不可取消;场地内现有大树宜尽可能保留。
3. 学院办公楼南面次入口首层过厅西侧为阶梯报告厅,附楼宜考虑与其在功能上的必要联系;宜结合附楼考虑建筑设计院主楼与东侧工作室之间的联系。
4. 建筑设计要求功能流线、空间关系合理,动静分区明确,并处理好新旧建筑的关系。
5. 结构合理,柱网清晰。
6.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尽可能考虑无障碍设计。
7. 对建筑红线内室外场地进行简单的环境设计。
1. 总平面图1 ∶ 500 。
2. 各层平面图(报告厅、咖啡厅、卫生间须做简要室内布置) 1 ∶ 200。
3. 立面图2 个 1 ∶ 200。
4. 剖面图1~2 个 ,1 ∶ 200。
5. 透视图1 个,(图面大小不小于 30cmx40cm)。
6. 设计分析图,自定。
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设计说明。
考点浅析
在基地位于传统建筑风貌区内加、改建建筑设计是常考类型。这一类型题目一般会在建筑形态新旧处理手法、建筑功能联系、场地交通组织和场地中古树或其他需保留景观如何利用上设置难度。但是在地形高差变化幅度上较大,如何处理垂直交通是近几年一些院校设计题目增加难度的方向之一。
如何处理好地形高差是评判考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因素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708315.jpg
(类似同济大学“山地会所”初试真题建筑形态)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746836.jpg
基地内可建范围与湖滨北路6 米多的高差成为入口设置的难点,做好6 米多的垂直高度楼梯一般需要40 多步台阶,3 个左右的休息平台,需要近20 米左右的水平距离,如何把楼梯做好非常重要。另外校园建筑必须考虑垂直电梯的设置,展览空间的货运和学生报告厅及休闲区大量的人流需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保留的登山台阶可作为场地次入口加以利用。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13564.jpg
方案1:
点评场地构图饱满,图底关系清晰,场地主要人流分析相对合理。但是场地中给予的登山台阶,未按题目要求保留,违背题目要求,从而造成台地缺少次入口,给建筑疏散带来不便。
建筑功能布局基本合理,但是如果一楼展厅结合门厅与室外展场能共同作为引导空间,同时把咖啡空间设计在3 个穿插的盒子中,空间布局会更合理。一层布局中停车位的设置不合理,二楼交通廊道没有交待。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22681.jpg
方案2:
点评建筑场地主次入口交待清晰,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咖啡吧与书店跟环境结合良好,充分利用了景观。但是主入口的交通候梯空间过于局促,给疏散带来不便,跟建筑设计院工作室的连廊没有交待。
方案3:
点评功能分区基本合理,在垂直分区中把展览空间布置在二楼减小管理难度;书店与咖啡空间结合较好地利用了室外场地良好的环境景观。但是场地关系分析不全面,造成主入口空间局促,另外没有考虑无障碍垂直电梯的设置,二楼展厅挑空空间过多,破坏了展厅的完整性,也增加了交通面积,不经济。
方案4:
场地中留出大量的室外空间设计为观景廊道,给建筑增添了缓冲空间,但是在有限的建筑用地红线内,势必带来的就是建筑使用面积的大量缩水不符合功能面积的浮动要求。总平面交待不清晰,对场地东面缺口的运用不明确,建筑功能上为了满足造型的需要,造成了很多不实用空间。
.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