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专题】建筑学院学术展览附楼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初试真题)

(2016-10-13 10:19:43)
标签:

设计考研

考研快题

建筑考研

分类: 海上艺号考研专题

项目概况

        南方某高校建筑学院计划在现有办公楼及建筑设计院一侧建设一处附楼,以满足学术活动、图片及模型展览的需要,并为师生提供休息交流场所。场地情况详见地形图。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639282.jpg


        场地北侧学院办公楼建于 20 世纪30 年代,是传统民族风格。基座为白色水刷石饰面,红色清水砖墙,坡屋顶为绿色琉璃瓦,砖混结构;场地东侧原为学生宿舍,建于20 世纪30 年代,也是白色水刷石基座,红色清水砖墙,平屋顶,局部绿色琉璃瓦小檐口,砖混结构,现改建作为建筑设计院工作室;场地西侧建筑设计院主楼建于20 世纪80 年代,墙面贴红色条砖,绿色琉璃瓦小坡檐口,框架结构。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651179.jpg

设计内容

 

 (总建筑面积 1200~1400 平方米,以下各项为使用面积)

. 多功能报告厅 100 平方米。

 . 休息活动厅 100 平方米。

. 展览空间(展厅或展廊,可合设或分设)500平方米。

. 咖啡吧(含制作间) 100 平方米。

. 卫生间 50 平方米。

. 建筑书店 50 平方米。

. 管理室 20 平方米。

储藏室 50 平方米。

 

室外活动及展览空间(规模自定)。


设计要求

 

1. 结合原有建筑、环境进行设计,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 场地内登山台阶和小路可结合设计调整位置和走向,但不可取消;场地内现有大树宜尽可能保留

3. 学院办公楼南面次入口首层过厅西侧为阶梯报告厅,附楼宜考虑与其在功能上的必要联系;宜结合附楼考虑建筑设计院主楼与东侧工作室之间的联系。

4. 建筑设计要求功能流线、空间关系合理,动静分区明确,并处理好新旧建筑的关系。

5. 结构合理,柱网清晰。

6.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尽可能考虑无障碍设计

7. 对建筑红线内室外场地进行简单的环境设计。

  8. 设计表达清晰,表现技法不限。


图纸要求


1. 总平面图1 ∶ 500 。

2. 各层平面图(报告厅、咖啡厅、卫生间须做简要室内布置) 1 ∶ 200。

3. 立面图2 个 1 ∶ 200。

4. 剖面图1~2 个 ,1 ∶ 200。

5. 透视图1 个,(图面大小不小于 30cmx40cm)。

6. 设计分析图,自定。

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设计说明。

考点浅析

 

在基地位于传统建筑风貌区内加、改建建筑设计是常考类型。这一类型题目一般会在建筑形态新旧处理手法建筑功能联系场地交通组织场地中古树其他需保留景观如何利用上设置难度。但是在地形高差变化幅度上较大,如何处理垂直交通是近几年一些院校设计题目增加难度的方向之一。

 

 

如何处理好地形高差是评判考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因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708315.jpg

(类似同济大学“山地会所”初试真题建筑形态)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746836.jpg

 

基地内可建范围与湖滨北路6 米多的高差成为入口设置的难点,做好6 米多的垂直高度楼梯一般需要40 多步台阶,3 个左右的休息平台,需要近20 米左右的水平距离,如何把楼梯做好非常重要。另外校园建筑必须考虑垂直电梯的设置,展览空间的货运和学生报告厅及休闲区大量的人流需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保留的登山台阶可作为场地次入口加以利用。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756753.jpg

                                                                          (华南理工“老年活动中心”考研真题——高差处理)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04161.jpg

    建筑功能中有景观要求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场地中古树景观及南向湖景,如咖啡吧、建筑书店、休闲空间等功能都可以考虑湖景与古树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多功能报告厅对建筑学院办公楼与建筑设计主楼的通用性,同时要     注意其疏散流线的便捷性。

    注意参观流线与垂直交通的合理设置。

    展览附楼在建筑形态上要考虑场地北侧20 世纪30 年代传统风格的办公楼与20 世纪80 年代的设计院主楼的形象统一与个性突出的问题。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13564.jpg


方案1:

点评

场地构图饱满,图底关系清晰,场地主要人流分析相对合理。但是场地中给予的登山台阶,未按题目要求保留,违背题目要求,从而造成台地缺少次入口,给建筑疏散带来不便。

建筑功能布局基本合理,但是如果一楼展厅结合门厅与室外展场能共同作为引导空间,同时把咖啡空间设计在3 个穿插的盒子中,空间布局会更合理。一层布局中停车位的设置不合理,二楼交通廊道没有交待。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22681.jpg


方案2:

点评

建筑场地主次入口交待清晰,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咖啡吧与书店跟环境结合良好,充分利用了景观。但是主入口的交通候梯空间过于局促,给疏散带来不便,跟建筑设计院工作室的连廊没有交待。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31452.jpg


方案3:

点评

功能分区基本合理,在垂直分区中把展览空间布置在二楼减小管理难度;书店与咖啡空间结合较好地利用了室外场地良好的环境景观。但是场地关系分析不全面,造成主入口空间局促,另外没有考虑无障碍垂直电梯的设置,二楼展厅挑空空间过多,破坏了展厅的完整性,也增加了交通面积,不经济。

 

 http://haishangyihao.com/uploadfile/2016/0603/20160603033840809.jpg

方案4:

 

点评

场地中留出大量的室外空间设计为观景廊道,给建筑增添了缓冲空间,但是在有限的建筑用地红线内,势必带来的就是建筑使用面积的大量缩水不符合功能面积的浮动要求。总平面交待不清晰,对场地东面缺口的运用不明确,建筑功能上为了满足造型的需要,造成了很多不实用空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