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柳州,因幼年从父亲那里得知,柳州历史上柳宗元曾治理过的地方。他是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被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同代宰相李吉甫所编撰的志书《元和郡县志》记录: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以柳江为柳州的得名。我喜欢柳宗元,也增添对柳州有一份格外的情感。
柳侯公园是第三批国家重点公园,也成为广西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公园。杨道霖在当时清王朝中是个开明派,因知府与各绅会议,仿照日本公园之例,建立柳侯公园,为市民休闲游观之所。
柳侯公园是国内少有的纪念柳宗元的历史遗迹,本想先去游览柳侯公园。因所住柳州南部有美丽的大龙潭和都乐岩公园,都是融喀斯特自然山水,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游览区。顺其自然先到大龙潭与都乐岩公园游览。
初冬季节,晴空万里,正适合游山玩水。我们饮过早茶,从北门进龙潭公园,园门前的小广场,花卉飘香,棕榈婆娑。
市民很多,跳舞的,锻炼的,闲游的,看书的,热门非凡。一片大草坪微带暗黄,芳草萋萋,仿佛铺上一层淡黄色的地毯。草坪上的棕榈树和榕树,还散发着盛夏的翠绿,一些红色、黄色的花儿盛开在草坪边缘。
沿着左侧的主干道徐徐向深处游走,欣赏园内的各种美景。这里林木苍翠,花儿朵朵,群鸽飞翔,游人骑马奔驰在草地上,有坐在草坪上游戏阅读。空气清新,气温暖和,林荫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等亚热带植物与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好一派南国风光。龙潭公园的山美,水美,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那风情园的中部,有两座小山峰,一座高约数十米,石质清白,孑然独立,俏似婀娜多姿的美女;不远处的山腰有一天然圆形石洞如镜子似的镜山,尽收“美女”俏影,二山合壁称“美女照镜”。美女峰有登山道,观景台,山下植被茂密,山间疏林翠绿,绿草如茵,湖光山色,自然环境十分宜人。
过了美女峰后来到了“美女湖”。湖的两边山峰神奇构造了这幅“美女照镜图”,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如世外桃源般的秀丽迷人,碧潭幽深,平湖如镜,群峰叠翠,清溪潺潺,构成一个天然大盆景。
风情线上还有壮乡,芦笙坪。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盘根错节的榕树,皮若裂岩。湖水风平浪静,静影沉璧,烟波钓徒,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
仿佛间听到芦笙恋歌阵阵回荡在山间,似乎又看见舞姿幢幢跃入眼帘。一些民族歌舞餐厅依山傍水而立,有特色菜肴及风味小吃服务,展演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其间穿插敬酒对歌助兴,美酒飘香,歌舞传情,雅俗共赏,其乐融融。
从远处传送来阵阵悠扬歌声,循声寻觅,但见半山腰的一个平台上,看到了两只便携式音箱,一台小平板电脑,几位中年妇女正手持麦克风,唱着电影《刘三姐》插曲“多谢了”,歌声柔润动听。不禁回想当年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她的歌舞演艺熠熠闪光,余音至今还悠然在耳,留在自己的记忆当中。
走下半山平台,来到瑶山景区,只见建筑依山势变化建筑而融于自然,那里有寨门,瑶族火堂,望月楼,射弩场,谷仓亭等组成,以竹木建筑见长,寨门重檐翘角,竹塑镂窗,凝重大方。那望月楼高居孔雀山之巅,但由于瑶山正在修缮,不接待游客,我们无法进入。只能站于栅栏外窥那绿树葱笼和民族风情楼阁了。
往前行是“侗乡深处”,那里有“侗族鼓楼”,是侗族人民勤劳朴实的智慧。以侗族木结构建筑见长,吊脚木楼民居、戏台、寨门等均依侗族习俗布局、建造,庭院内部植物配置协调,特色鲜明,并常年在此开展侗族风情歌舞表演。但进去是要收费的,主营是休闲娱乐和吃饭消遣的,但因价格太贵,我们拍了几张照后就逃之夭夭了,因这些消费价格确可遇而不可藐,只有匆匆而过。
走到十字路口,往东就是走向公园的东门,往西沿着另一条主干道通往北门,我们继续往前走向风情路。来到仰狮山下,这里的树木林荫道,除了高大乔木外,有栋栋竹楼,在竹楼周围栽种很多的花灌木,植篱,翠竹等等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
路上遇上一旅游团,蹭听到旅游团的导游讲解:龙潭公园四周群山环抱,有雷山、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二十四座山峰,自成屏障,仅园北面和东面有一出口与外界相通。这里的花草树木四季常绿,植被繁茂,原始植被保存完好,许多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共生。
走进民俗风景区,一座奇特的大桥横跨于镜湖之上,这就是“龙潭风雨桥”。它以三江的程阳桥为蓝本仿木结构的钢筋混泥土建筑,它集亭、阁、桥于一身,看上去美观又实用。在桥的廊坊上有侗族一些民俗风情画,点缀了桥身又传承了文化,真可谓是独具匠心!我们在此憩息!大家分食了好友带来的馒头与饼干等干粮,彼此欢快互动,何乐而不为!休憩息期间,刚好有游客经过,连忙请他为我们拍了张合照。
过了人间仙境又是镜湖啦,沿着雷山与镜湖间的游道往北走,右侧镜湖,碧波荡漾,左侧雷山,翠树婆娑。绿丛中有条上雷山的小道,我们上雷山登高望远,在山顶凉亭眺望,但见无限风光在此峰。在山上凉亭休憩时,阵阵凉风,沁人心脾。下山沿着林荫道往前,这里有密密的丛林,有游泳池、疗养院,还有5D影院。这里植物品种繁多,常年绿树如云,芳草如茵,还有亚热带的岩容地貌。伟岸的高山和这波光如镜的湖水交相辉映,尽管阳光和煦,但也是轻风徐徐,沿路漫步真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山林气息沁人心脾。
沿着雷山下的沿大龙潭边漫步,尽情地欣赏美丽风光。这里,群山环绕,潭水碧流,恬静幽雅,风景如画,身临“双潭烟雨”自然奇观,流连忘返。在那雷山摩崖石刻下,有憩亭楼阁,更有名人石刻。张摩崖的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最能表达这龙潭的胜境。镜湖与大龙潭间相隔的是八龙喷雪坝,八龙喷雪坝的尽头是那悬崖下的雷山摩崖石刻。在这里,就能看到那悬崖下的“人间仙境”、“江山如画”、“龙潭烟雨”等等石刻。在“龍”字摩崖石刻前,让我这属“龙”的不禁登上高台,触摸“龍”字留影。
沿着右侧进雷山的路,过了二乐亭,一座高大的牌坊,飞阁流丹,金碧辉煌,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上书《雷龙胜跡》几个繁体字,跨入此门就进入雷龙胜迹区啦。这里才是真正的群山环抱、自成屏障。
大龙潭古称为雷塘,传说有神龙潜居住于此,能兴风降雨。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雷塘庙就建在此,庙里供奉着司掌雷雨的雷、龙二神。这里除了雷
塘庙外,还有祭台,雷潭,祈雨文碑亭等,那些凉亭隐藏在绿丛中,时隐时现,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真
正的一片仙境。可惜因时间原因,未能深入探究。
在那环山的深处,一池碧水隐藏在山坳中,似乎比大龙潭更小了些,池对面的水边悬崖上,隐约能看到“雷潭”二字,那雷潭水碧绿如裴翠,平滑如绸缎,而且清澈见底,水中砂石游鱼清晰可数。七女峰倒映潭中,水光山色,清静幽雅。大龙潭的水就是出自于雷潭,在那雷山绝壁下涌出的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集成“雷潭”,与咫尺相隔的“大龙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听说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雷潭和大龙潭水温恒定,听说在隆冬时节,水气蒸腾,轻雾缭绕,这才是真正的“龙潭烟雨”!
镜湖与大龙潭间相隔的是八龙喷雪坝,八龙喷雪坝的尽头是那悬崖下的雷山摩崖石刻。站在这里,能看到那悬崖下的“人间仙境”、“江山如画”、“龙潭烟雨”等等石刻。在那龙山脚下,在那龙潭边上,在绿丛中耸立着一座二乐亭,依山傍水,是欣赏大龙潭的最好去处。有几位老人在亭中自娱自乐,拉着二胡唱歌跳舞,好不快乐!
龙山面对着的就是镜湖,好大的一片湖面。镜湖的水面很宽阔,听说有好几百亩水面哪,那水宛如明镜一般,清晰的映照出青山绿树的倒影。微风吹过,荡起轻轻涟漪,层层鳞浪随风而起,无数的浪花,在追逐,在嬉戏。镜湖的西侧就是大龙潭,大龙潭的水面比镜湖要小很多,但湖水是更加的清澈碧绿,湖中有一座龙华表。
我这属“龙”的登上高台,触摸“龍”字留影。
湖水是更加的清澈碧绿,湖中有一座龙华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