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猎神的脚步·探神奇鄂伦春

(2015-07-31 08:25:22)
标签:

北国碧玉

大兴安岭

鄂伦春民族

神秘嘎仙洞

鲜卑历史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为邻,西靠与根河市,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全旗面积近六万平方公里。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鲜卑民族发祥地”之美誉。而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当进入阿里河镇就会看到有一座很威武的雕像叫“猎神”,这座雕像象征着鄂伦春游猎民族的精神。正如一首传唱大江南北的《鄂伦春小调》所唱道: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
      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镇,是鄂伦春自治旗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镇总面积为4541平方公里,由汉、蒙、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13个民族构成,人口约65000人。该镇四周环山,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在700~800米,森林覆盖率95%,是一个纯天然的氧吧,铁路和公路两侧全部被树木青草覆盖,哪怕镇里门前院后的空地都种满青菜,或移植的树木。景色宜人,是夏季旅游避暑的好地方,气候适宜,是老少皆宜的养生之地;冬季则白雪皑皑,望不到边,是南方游客梦寐以求的游览胜地。也许阿里河镇很多南粤人都没有听过,但守猎民族鄂伦春却给我留下了不少神奇与向往,早在年青时就想赋予了这片黑土地。这个中国美丽的边陲小镇阿里河,哪怕路途遥远,舟车劳累我也非要踏上一次。

        在这片宁静的大兴安岭森林,诉说着鄂伦春几百年的历史,向来自各地人们道出鄂伦春的饱经沧桑。鄂伦春自治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森林、草原、湖泊、峡谷、奇石、险峰、冰川地质遗迹等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虽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鄂伦春人已经从森林中迁出,定居在山下猎户安置村中已几十年了,尽管居住在平坦的河谷中,拥有最肥沃的黑土地上,他们依然不习惯农耕生活。在1996年,国家下达全面禁猎政令,狩猎渐渐都成为鄂伦春民族的历史记忆,慢慢消逝。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见证过狩猎生活的鄂伦春人还有多少?他们过去的生活又如何?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只能到博物馆寻找。
      我们坐了一宿车,虽然感到疲惫,但难掩兴奋,为了随猎神的脚步,探神奇鄂伦春。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馆藏丰富,尽现鄂伦春民俗文化与鲜卑历史,并于2002年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自治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博物馆。博物馆也是阿里河镇最像样的建筑,环境优雅,设计新颖,布局合理,以内部陈列文物为主要方式,展示最后狩猎民族以前的彪悍生活。具体分为五个展厅:民俗厅,展示鄂伦春族的生产和生活工具;森林厅,展示自然旅游资源;鲜卑厅,反映鲜卑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成就厅,展现鄂伦春族五十年巨变;艺术厅,展览鄂伦春族人民各类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鄂伦春民族长期以来,以原始游猎的生产方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他们吃兽肉、穿兽皮,过着男人以弓箭土枪狩猎,女人采集的原始生活。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众多民族最早的生活用具及衣物,墙上用图片与标本为我们描述了鄂伦春民族最早的发源及随后的生活方式。由于鄂伦春族人生活的地方大多都是非常偏远而且极其寒冷的,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结实耐寒,所以无论衣服还是靴子都非常暖和,制作材料大多是动物的皮毛,所以他们的服饰头饰特别好看。在博物馆陈列的手套还有他们之前用过的狩猎工具,引起了游人的好奇。看那些皮口袋好暖和,靴子也很有个性,有位驴友看上了一款手套,问馆长哪有卖的,只可惜已成极品了。
        他们狩猎动物中还有猞猁。猞猁属于猫科,体型似猫而体形粗壮而尾极短,这些猞猁的标本特别逗人喜欢。在博物馆里还展览着:虎鞭和鹿鞭、大马哈鱼、萨满的服装、精美的项链、瓦器、造型古朴生动的铜俑、歌舞陶俑、北魏时期的佛像佛头、西域风格的陶罐等展品。由于鄂伦春人长期生活在大小兴安岭,桦树遍地丛生,棵棵白桦树,张张桦树皮经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桦皮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形成了古朴典雅的桦皮文化,这些散发着森林气息的桦皮制品,是鄂伦春人游猎生活的历史见证。这些出土的文物也反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拓拔鲜卑”,这个民族走出世代居住的森林而挺进中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央王朝——北魏。“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先人吟唱这首牧歌的时候是何等的豪气冲天。我们与鄂伦春族女馆长合照留念后将各处游览。

http://s4/mw690/0033rIN8zy7pzuoY3Dlb3&690
上两图是鄂伦春人用桦树皮缝制桦皮盒子,也是游猎生活的历史见证。
http://s1/mw690/0033rIN8zy7pyzitJUQ50&690

http://s4/mw690/0033rIN8zy7pyzjbORd23&690

http://s8/mw690/0033rIN8zy7pyzjNOSj37&690

http://s16/mw690/0033rIN8zy7pyzkHoLB6f&690
上图是女驴友与鄂伦春族女馆长合照留念
http://s5/mw690/0033rIN8zy7pyzlG6lS04&690
 
      阿里河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堪称“北国碧玉”。这里天蓝水清、岭翠木秀、奇峰异石、峡陡壁立,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朝观日出、云蒸霞蔚,是人们回归自然,品位大地变迁的绝好地方。巍巍兴安,大岭茫茫,微风拂面,阳光明媚,蔚蓝蔚蓝的天空上,偶尔飘过几缕云彩,在此情景中生活又何等惬意。我透过旅馆窗台沐浴阿里河的阳光,享受兴安岭森林给与的舒适,感受鄂伦春民族和亲的气息。在阿里河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及人类文明遗迹为自治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主要旅游景点有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相思谷原始景区、布苏里军事渡假山庄、兴安森林公园、鄂伦春猎民村及民俗村等。我们决定游览先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一路在林中慢行,一路听着“鄂伦春小曲”,心情倍感舒畅。
      盛夏的兴安岭气势磅礴,绿野仙踪的白桦林,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而美好。嘎仙洞位于鄂伦春旗首府阿里河西十公里处的嘎仙山上,我们踏着木栈道,寻觅拓跋鲜卑的根源。嘎仙洞它本是天然的山洞,当地鄂伦春人流传着许多有关嘎仙洞的神话。在嘎仙山南侧几十米的陡坡悬崖上,赫然一个大洞,洞口张作菱形。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20多米,有如大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足可容纳数千人。洞内幽暗深邃,神秘莫测,使人感到一种威严肃穆的恐怖气氛,这洞就是“千古之迷”的鲜卑石室。
    在一千多年前,鲜卑人从这里开始走向呼伦贝尔草原,再进入中原大地,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政权。在嘎仙洞的西侧岩壁上有镌刻的碑文,据考证:北魏第三个皇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派中书侍郎李敞来洞中祭祀祖先时刻下的祝文。如没“石刻祝文”的实证,就揭不开这历史谜底,鲜卑史的难题无法解决,有多少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此付出多少艰辛和心血,却终成憾事。 在1980年7月30日,颇有抱负和毅力的考古者米文平,在自己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历四探嘎仙洞,终于发现了刻于443年的石刻祝文,确定了嘎仙洞就是鲜卑石室。石刻祝文的刻词为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这考古成就,成为历史性的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鲜卑石室旧墟遗址嘎仙洞,是建立过北魏五朝的鲜卑族发祥地,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阿里河城镇不大,但是处处都体现着它本身的民族气息。镇内还有鄂伦春猎民村、民俗村保留了鄂伦春民族原始的狩猎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民风民俗。另有未经雕琢的天然大花园——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独具山水特色的——兴安杜鹃植物园、军事旅游特色景点——布苏里渡假山庄、原始森林小火车景点——相思谷等重点旅游项目。这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有亮点,既有生态、森林、湖泊、峡谷、奇石险峰等天造神设的自然景观,又有鄂伦春民俗、民风等浓郁古朴、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具有“鲜卑历史、森林生态、鄂伦春民俗、军事旅游”四大特色,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热土。在这里,我就像是一个刚走家门的人,对哪里都好奇,都想走走看看,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古老的游猎民族风情。
      鄂伦春阿里河几天游结束了,我们要前往中国地极漠河之行,感受那里的北国风光,风土人情。在晨曦中,沿着清幽的山谷而行,在火车窗外呈现出一幅幅峭壁陡立、峰峰奇异、景景多姿、山势连绵、层峦叠嶂。时而逶迤蛇行,时而峰回路转,显现奇峰叠翠的景色,随着铁路的延伸,景色也愈加绮丽多姿。阿里河的夏天格外美丽,翠绿遍野,碧水流淌,让人心感平和。从车厢里传来降央卓玛那首时而低沉祈祷;时而雄壮激昂;时而粗犷浑厚;时而清澈如水的天籁之音《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我的天堂…… ”在这美妙的旋律中,闭起眼睛,静心聆听,犹似携着绿草花朵的芬芳进入梦乡,在醉梦中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美丽的北国风光,丰富多彩的画面,像过电影那样一幕幕在我脑海中不觉浮现。再见了,北国碧玉阿里河;再见吧,勤劳勇敢鄂伦春。
神秘嘎仙洞,采风不停歇。
鲜卑始祖地,人杰地灵处。
半山洞窟现,谁人到兴安。
不游鄂伦春,遗憾到此生。  

http://s14/mw690/0033rIN8zy7pzqe8sdn4d&690

http://s8/mw690/0033rIN8zy7pzqfapRde7&690

http://s2/mw690/0033rIN8zy7xSPww5hfe1&690
http://s14/mw690/0033rIN8zy7xSPCAR4xcd&690

http://s2/mw690/0033rIN8zy7xSPVjLvX11&690

http://s9/mw690/0033rIN8zy7pzqgE5UA88&690

http://s10/mw690/0033rIN8zy7pzqhJUhPd9&690

http://s2/mw690/0033rIN8zy7xSQ7Nyoxe1&690
http://s6/mw690/0033rIN8zy7xSPU9gkR25&690

http://s9/mw690/0033rIN8zy7pzqkCeaQe8&690

http://s1/mw690/0033rIN8zy7pzqlEGwUb0&690

http://s11/mw690/0033rIN8zy7pzqn0CF4fa&690

http://s16/mw690/0033rIN8zy7pzqnVTbN5f&690

http://s3/mw690/0033rIN8zy7xSQ9jmYa62&690

http://s11/mw690/0033rIN8zy7xSQubOqe2a&690

http://s1/mw690/0033rIN8zy7pzqoPmjS10&690

http://s4/mw690/0033rIN8zy7pzqq6eNd93&690

http://s15/mw690/0033rIN8zy7pzqqUDN45e&690

http://s2/mw690/0033rIN8zy7pzqrUEdbc1&690

http://s10/mw690/0033rIN8zy7pzqt46j76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