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2017-06-10 15:05:38)
分类: 教学反思


泉河头小学一年级王琪

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的教学中:

课堂的导入环节我利用生动具体的搬新书的情境来演示,有利于让学生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过程中,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理的问题,把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寓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之中,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在教学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过程中,我的课程安排是通过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列式?启发学生学会思考,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在学生感受搬了两次新书的过程后,列出10 20=30,然后我提出你们是怎样得出来30的?营造出适度“放养”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学思考的机会、自行纠错的时间。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才能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由于用学具摆和直接算的算理是相通的,通过摆弄直观的学具,确实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这也是教材中呈现“拨计数器”方法的缘由。在学生自主探索10 20是怎样的出来30时候,我没有强求学生必须先利用计数器,而是允许学生直接表达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他这样算的道理,这时候就要求学生来解释算理,这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这时,正是教师引导学生产生使用计数器需要的良机,“同学们想不想用计数器来演示一遍呢?”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

在使用计数器操作过程中,我利用ppt动画来演10 20=30,直观的展现出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往往需要在感性材料支持下其思维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给(jǐ)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数器的时间,感知整10 20=30的算理。

在教学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过程中,探究30-20=10的算理的时候,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操作计数器的形式,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小组合作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给予指导,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问题的真正理解。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较顺利,但亦有不足之处,学生在说算理的过程中表达的不是很流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训练,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