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韬,1985年出生,大学毕业,2007年考取选调生后(22岁大学就毕业了,早上学1年?),工作5年历经9个职务,于2012年12月当选为湘潭县副县长。与此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2010年至今,是湘潭大学攻读自费全日制硕士的研究生。一边全日制读书,一边要在岗工作,为什么还能提拔这样快?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徐韬的职务变化情况:
第一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霞城乡政府干部,从2007年7月-2008年5月,共10个月的时间。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10个月也只能是熟悉熟悉工作情况。
第二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从2008年5月-2009年12月,共19个月的时间。这是徐韬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职务,但是,2009年3月-2010年3月徐韬被抽调至湖南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工作,也就是说徐韬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岗位上工作10个月的时间(2008年5月-2009年3月)。
第三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团区委副书记(兼),从2009年12月-2010年5月,从抽调到省的时间看,基本是虚挂了一个兼职团区委副书记,但这种虚挂实效性很强,为下一步提拔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从2010年5月-2011年4月,共11个月的时间。这一阶段徐韬又要主持团委工作、又要攻读研究生,应该很紧张。但这个位子盯的挺准,一个适合年轻人又没有正职的岗位。
第五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团委书记,从2011年4月-2011年12月,共8个月的时间。攻读研究生并没有影响工作,没有影响提拔。副书记到书记时间也很短。
第六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东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从2011年12月-2012年9月,共9个月的时间,街道行政一把手,时间不长就又提职了。
第七个职务:湘潭市岳塘区东坪街道党工委书记,从2012年9月-2012年10月,只有1个月的时间,显然是过渡性质的任职,就是要这个台阶。
第八个职务:湘潭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2012.11任)、副县长候选人,从2012年10月-2012年12月,2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2012年10月就到湘潭县上班了,一个月后任县党组成员,提名副县长候选人。
第九个职务:2012年12月在湘潭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这是徐韬22岁到27岁的5年间9个职务的变动情况,22岁在乡里工作10个月,23岁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24岁兼任区团委副书记(实际借调省工作1年),25市到区团委主持工作,26岁任区团委书记,27岁任职较多,街道办事处主任、书记、县党组成员、副县长候选人、副县长。职务变动多,职级提拔快,每个岗位时间都很短,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样快的提拔年轻干部,对工作不利,对干部本人也不负责任。对此,湘潭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人却称:“组织部门有一套成熟的考核干部的方式方法。”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样的火箭式干部在这期间居然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知道工作与学习怎样兼顾的?
那么,有没有家庭因素呢?湘潭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称:徐韬确实出自干部家庭,其父亲退休前是雨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但是不可能影响到上一级领导,并表示徐韬的选拔程序符合政策。如果徐韬的选拔程序真的符合政策,那可能就是我们的干部选拔制度有问题了,这样没有实践经验的干部,他能当好副县长吗?这里不仅仅是针对徐韬而言,我们有的地方干部选拔制度和组织程序也确实有问题,一时一个政策,公开考试选拔,10年8年搞一次;一说干部年轻化,就要求40岁以下、30岁以下;什么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都是平时不注意,有要求的时候现找。至于徐韬是不是这样的情况,还应该看到更多的材料才能判断清楚。
徐韬副县长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