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年级拼音与识字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6-07 09:57:09)
标签:

教育

《低年级拼音与识字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低年级拼音与识字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校: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

主持人:张蓓蓓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科目的重要前提。拼音与识字教学是学好语文学科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读书、阅读理解,可以为儿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总目标”部分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一项中又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了各年级的识字数量和要求,其中一、二年级要求会认的常用汉字就有1600—1800个,会写的也有800—1000个。可见,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仅重,而且难度很大,而其中所具有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而想要达到自主识字,必定离不开汉语拼音,拼音学习与识字是不可分割的。

2、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了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拼音输入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而许多中老年甚至青少年因为拼音问题而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影响了日常的沟通和交流甚至生活。学会汉语拼音对于小学生的语言系统的发育和知识积累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拼音学习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

我校处在盐城市大丰区,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多是地方方言,这也给汉语拼音的教学习带来一定障碍;一年级学生擅长形象记忆,而汉语拼音学习是比较抽象的,他们会对这些抽象的拼音字母易产生厌烦情绪,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困难,从而导致拼音识字的基础薄弱,不能够自如地去靠拼读识字,对今后的识字量增加影响甚大。

“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还未真正内化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因此,汉语拼音识字教学对策的研究势在必行。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拼音知识,并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常用的汉字,能说普通话。

三、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80年代以来,对中国感兴趣并学习汉语的西方人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各地陆续出现了孔子学院,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关于拼音识字教学研究的主阵地还是在国内。丁菊英的《新课程改一年级识字教学初探》,辛乃珍的《正确认识汉语拼音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叶丽华的《在情趣盎然中复习拼音》,吴春霞的《新概念下的拼音教学》等等,都对拼音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国内大量有关拼音教学研究已表明,语音是儿童在阅读中获得语义的重要途径,加速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帮助他们解决书面字词的形——音转换问题,儿童一旦掌握了“形——音转换的规则”,就获得了经书面词汇转换为口头词汇的工具,从而可以顺利阅读。汉字作为以表意为主的非拼音文字,不存在真正的形——音转换规则,生字障碍对汉语儿童早期阅读的影响尤为严重。为此,人们常常把拼音作为促进汉字形——音转换的工具。

四、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1、 课题的界定

拼音教学是识字的基础,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重要步骤。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识字方法包括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在识字过程中,汉语拼音的地位处于稳增长趋势。不管是何种识字方法,都需以拼音为基础。

“策略”一词在教育学中常与“方法”、“步骤”同义,所谓“策略”还用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

2、研究的假设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自身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运用能力,也是专业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2) 探索低年级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教学策略,形成了一个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有效教学,也给其他年级拼音、识字教学提供参考。    

(3)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能帮助学生学好母语,且能正确表达、阅读、交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探索低年级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教学策略,形成了一个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改变拼音教学在学生心中的乏味、枯燥的形象,是学生爱上拼音,能够独立借助拼音识字,让拼音识字在整个小学教育中体现其真正价值。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应文献,结合本校学生拼音学习现状及其对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影响等分析拼音教学目前存在问题;

2、案例分析法

结合学生的拼音学习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个体的研究及时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进行进行课题改进,推动课题研究进程。

3、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依据调查出的数据,分析原因,制定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反思自己的研究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经验总结法

在拼音教学实践中或通过听课与评课的方式不断进行拼音教学的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相关的教学模式、经验、论文等,并伴随课题进度及时调整。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3—4月)

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完成前期调查、查阅文献等工作;

2. 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

3.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做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1月)

1.开展文献研究、理论学习,给拼音识字教学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2.结合拼音教学现状问题及时分析、研讨;

3.课题组进行实践探究,形成阶段性总结和阶段性研究成果;

4. 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12月)

汇总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汇报科研成果,推广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本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丰富低年级拼音与识字教学应用理论,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学生能以高涨的热情投入课堂,能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拼音知识,并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常用的汉字,能说普通话。

(二)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份。

2.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份。

3.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和公开课材料)汇编。

4.论文、阶段性报告、优秀课例展示、教后反思、随笔杂感等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组成员均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区、市级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我校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能通过互联网查找、搜集各地有关教育科研的信息及资料;还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可供教学实践研究;拥有数码相机、图书室,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外,课题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校长承诺将尽学校的最大努力,保障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阻碍,我们将以坚强的毅力和勇气面对困难,有效地完成此项科研任务。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张蓓蓓

全面主持课题的申请、开题、实施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在总结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陈爱军

胡跃飞

参加课题实践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相关理论资料的收集、整理。

顾海斌

朱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撰写案例分析并做好课后反思,积累经验。

李小杭

进行资料汇总,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