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第四轮教研】:《让节奏乐活动充满趣味性》
(2013-06-28 09:48: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音乐 |
主持:王莉娟
研讨题:
一、“趣”在模仿生活中
(如:在生活区,引导幼儿关注厨房里妈妈工作的声音,教师播放视频厨房的“交响乐”:炒菜声:嚓、哧、嚓、哧”:自来水声:“哗哗哗,“哗哗哗”;切菜声:铛铛铛;稀饭声:咕嘟咕嘟;炉盖声:沙沙沙,沙沙沙;洗菜声等。并引导幼儿模仿妈妈进行洗菜、切菜、炒菜等动作,注意有规律地做动作保持声音的节奏性。或者在角色游戏中,投放一些娃娃家的玩具供幼儿游戏表现,让幼儿根据提供的娃娃家玩具进行有节奏地敲敲打打,学妈妈在厨房的一系列动作,让幼儿真正的感受到自己象妈妈一样,真正在煮饭、做菜,过程是形象的,动作是有节奏的。)
1.寻找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模仿表现乐趣多
节奏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尝试用生活中的节奏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与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节奏,让幼儿真正体验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
2.寻找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创作配乐乐趣多
挖掘生活中的小乐器,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趣”在语言交流中。
1.你问我答酿情趣。
幼儿对问题往往怀有一种好奇的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幼儿活动的情绪,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很有兴致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分析: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2.交流讨论添情趣。
音乐活动中提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知识经验都不同,因此他们对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内涵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看法,对歌曲的演唱和处理上也有不同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 向老师和同伴交流自己对该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想象。
三、“趣”在游戏互动中。
1.将徒手游戏和律动游戏有机结合在打击乐教学中
所有的动作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动作活动:非移动式的身体动作 → 移动式的身体动作 → 与物体一起做身体移动。
2.
3.将情景游戏运用在打击乐教学中
4.将语言游戏运用在打击乐教学中
音乐是需要运用多种感官来体验,再用语言或动作来表现的。当幼儿听到活泼的音乐就会联想到晴朗的天气、欢乐的节日,会用兔跳、鸟飞的形象来表示;听到沉重的音乐又会想到黑夜、大象走来了等。能随音乐节拍有节奏地表演,会合拍地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是音乐感受的目标,也是为孩子能进行乐器演奏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