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端石四方倭角淌池朱砚

标签:
白端石朱砚清代 |
分类: 我收藏的杂项 |
清代
说明: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斧柯山端溪沿岸,是我国文房四宝中著名的传统实用艺术品。白端石是肇庆七星岩独有的特产,其中又以排列榜首的玉屏岩所产称冠,至今玉屏岩山上山下尚存古人采凿白端的遗址,如山上玉皇殿北侧的叮咚井和双珠,山下登马鞍亭石径西侧大如厅堂的岩洞等处。而又以叮咚井的白端最为上乘,只是叮咚井仅为宽约一米多、长数米、深约十米的狭坑,古人采石有限,所琢砚台难得一见,当视为珍中之珍。
相传白端石自宋代便已有开采,但据目前已知存世实物及文献考证,开采年代为元代至上世纪20年代,北京故宫珍藏的两块白端石就是出自元代。白端石纹理细润,晶莹如玉,古时候,人们将白端石磨成粉,作为妇女化妆时敷粉底之用,作为驰名清代妇女化妆品的“端州乾粉”与惠州眉笔、始兴石墨在当时被誉为“岭南三大化妆品”。用其所雕刻而成的白端砚台也比同岩他处最显白润,更比景区内其他岩出产的远胜一筹。其次品可用来雕刻白石观音、石狮、笔架等工艺品及柱础、碑座、石柱等建筑构件。
白端石还是古代琢制朱砚的上乘石材。古代官员常需用红墨批示文件,这就需要使用朱砚;而较之紫端和绿端,白端更能清晰地显示红色,因此古人就常将白端作为朱砚使用。但由于白端石出产较少,因此白端石雕刻的朱砚就常奇货可居。本砚的砚池内就尚留有红色墨痕甚为醒目,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