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家花园和南市书隐楼

(2017-11-27 16:23:27)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33nVLczy7g8rLsEI5fd

http://s1/large/0033nVLczy7g8rQGAaAb0

http://s1/large/0033nVLczy7g8rX5wh5cb

http://s1/large/0033nVLczy7g8s5BbBV03

http://s1/large/0033nVLczy7g8sbiK9p9f

郭家花园与南市书隐楼
郭家花园,又名郭万丰祠堂,位于三林镇杨南路455号一一485号处,郭氏原籍福建“龙溪榴山”,世代从事海上贸易往来于闽粤与台湾,南洋诸岛之间,家族成员迁居于各地的经商口岸,构成置货销货的网络,清乾隆年间,郭氏家族看好上海港的位置,派出家庭成员郭梦斗移居设行,创立郭万丰船号,采办丝绸,茶叶,瓷器,棉布等土特产出口,输入蔗糖,珍珠,珊瑚,檀香,红木,象牙,鱼翅,燕窝等,后来又开设了瑞泰丝茶行,丰泰木行,长丰银号,庆云楼银号,万益钱庄等,清光绪七年(1881年)郭家买地置产,造园修宅,又购得南市区天灯弄七十七号原江西学政沈初建的“书隐楼”为私宅,成为清代
著名的航行巨子,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商贾大户。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郭梦斗(辰斋)殁,年七十七岁,郭氏遂置地于浦东杨思桥圣堂庙西侧,建祖坟将其夫妻合葬。清嘉庆十年郭氏后裔郭大勋者为地方善士,力任地方公事,以孙长祚赠资政大夫,以曾孙怀珠仕赠荣禄大夫为贵,于郭梦斗墓以东始建“郭家祠堂”,并置有祭田八十亩为家族祭祠用。引自民国《上海县续志》第1672页载。
新建的祠堂有瓦房十数间,正堂可停放棺木作拜祭用,设有宗室神龛,供奉历代神主牌位。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逾公顷之外,有铁门及细竹篱笆和法国冬青灌木围着,三面环水的郭家祠堂有草坪,雪松,龙柏,太湖假山石,牡丹芍药园,梅园,苗圃,玻璃暖房,紫滕,竹棚,遊船等,平时有园丁丁锡宝管理。
正厅“榴荫草堂”东西各有厢房两间,四周是十八根水泥柱支撑屋顶,四周围有水泥栏杆的走廊,草堂大厅可放十数桌酒席可供族人祭祀之用,民国初,又从南市乔家路化龙桥西药弄迁来明代名将乔一琦故居“最乐堂”的楠木大厅(迁建前它是辛亥革命在南市进攻上海道台衙门的起义据点,堂前曾挂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的匾额)。
郭家祠堂建成后,每逢清明扫墓和冬至祭拜时是郭氏宗族祭祀和集会的地方,平时也是亲友们的休闲之处,并开放免费供附近乡亲们赏花游玩,乡人称之为“郭家花园”与东首的海会寺,崇福道院三点一线,形成景点,为当时三林文人雅士赏玩之处。
解放后,郭家花园曾充当过“兆丰乡政府”,高级农业合作社,和生产大队的办公室,三林公社农业中学校舍,正当海外郭氏裔孙要求落实政策时,又被上海微型电机厂征用建了厂房,至此郭氏祖墓,祠堂,花园全部被毁,仅留下原正厅“榴荫草堂”,现改名为“世林堂”。2013年上海微型电机厂改制后,又将此改建成商务楼供出租,仅留下“郭家花园”之名在外墙上供人凭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