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2012-09-05 09:01:19)
标签:
杂谈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器乐教学都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纵观全国,“器乐进课堂”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许多学校都将器乐进课堂纳入研究计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有很多学校的课外音乐活动中有器乐教学,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由于音乐教育界认识的差异,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器乐长期未能进入课堂,乐器教学不能持之以恒地落实课堂,部分家长对乐器教学的认识不足,不配合学校教学,大部分将乐器进课堂定位研究课题的学校,大多都局限于竖笛、口琴、口风琴。 二、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上世纪中叶以来,国际上(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比较重视的,当然,总体上还是实践重于研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器乐教学,在美国学习乐器(包括各类简易乐器)的小学生几乎为
100%,中学生为50%左右。朝鲜政府规定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习两件以上的乐器。日本从幼儿园到中学都组织乐器的学习。这些国家学生的音乐素质之高是惊人的。如美国很多中小学生都能演奏交响乐,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听交响乐或看歌,舞剧时能够对照阅读复杂的乐队总谱。流行于全球的器乐教学法主要有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和美国的爵士乐教学法。 “小乐器进课堂”是我校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也是我校教学的一大亮点。我校从建校之初2001年就开始进行“小乐器进课堂”的试点教学,有着11年的相关研究活动。我组小课题《关于小乐器进课堂的相关研究》历时一年,顺利结题,荣获西安市2011年度优秀课题。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教学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器乐进入又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器乐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以及校园中的适当运用,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器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活泼向上、积极乐观的情绪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针对我校现有情况,本学年将继续推进我校音乐特色课程,深入该课题的研究。将高新二小的“小乐器进课堂”活动开展的更加有声有色,形成我校更加鲜明的标志性的特色。 四、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正确指导下,我们围绕“小乐器进课堂”展开实验,试图建立一套利用器乐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体系,该体系将有效促进我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可以从课堂器乐的应用入手,提出科学的操作策略,促使乐器在“以审美为核心”的课堂上作用最大化,让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特点和规律,探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器乐演奏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4.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器乐教学与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策略。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素质。其中,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核心任务。 2.器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培养学生的齐奏、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三、研究假设 假如没有音乐教学,很可能没有很好的创造灵感,也许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不受到音乐教学,学生的思想就像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许多古今中外名人都是酷爱音乐,才点燃创造发明的火花。如,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学内容中就有一项是音乐,他认为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生活在音乐中的钱学森,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经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罗曼·罗兰正是在音乐的熏陶里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音乐家气质的文豪。 四、创新之处 现在的教学大纲虽然要求在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但没有规定必须学哪种乐器,学到什么程度。根据我在互联网上搜索的资料显示,大部分将乐器进课堂定位研究课题的学校,大多都局限于竖笛、口琴。而我校将根据年级不同,规定学生学习不同的乐器,乐器种类丰富,有口风琴、竖笛、陶笛、排笛、葫芦丝、巴乌、打击乐器及西洋管乐。课程也不限于音乐课堂,将其延伸至兴趣课、特长班及艺术节排练展示。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以学生为本,分阶段研究,参与音乐教学相关活动来展开研究,从音乐教学的鉴赏、演奏、歌唱、作等模块开始一系列研究,并思考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案,有计划、有实操、有评价系统开展本课题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用,结合本课题加以创新,应用到教学中。 2、案例法结合课堂教学中,记录典型课例,多角度反思。 3、调查法:音乐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进行调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建立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4、比较法:开设试验班,所开设的试验班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同时暗设对比班,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中受到音乐课堂教学收集材料和数据进行比较,探究音乐教学对学生发展作用。 5、交流法:通过音乐故事、《音乐与名人》等专题来进行师生交流。 6、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 三、技术路线 1.调查了解、现状分析、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等综合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把器乐教学由课内向课余拓展、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在各位课题组教师自己所任年级的课堂教学器乐之外,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大胆开拓,组建多个课余器乐训练小组。如陶笛、电子琴等多个兴趣组。 3.提出“乐器进校园,人人会乐器”的口号,要求全校学生参与,给他们创造舞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区校各项文艺汇演及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音乐与人文素养。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时间2012.5-2012.6) ·召开教研组会议,确定参加课题研究员。 ·在教研室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理论学习。 ·确立课题,填写并上交课题申报表、评审书,在新浪网站开通课题博客。 ·收集课题有关资料及指导文献、理论。 2、实施阶段:(时间2012.6-2013.4) ·分不同年级选择进行小乐器教学,成立小乐器社团。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 ·利用展示课、研讨课、社团展示等方式推广课题。 ·整理各人教学活动案例、小结资料,及时上传至博客。 ·汇集工作总结等资料,准备做中期报告。 ·改编及校订已经的编印成册的音乐校本教材,规范教学。 3、结题阶段:(时间2013.5-2013.6 ) ·学习中期报告,并对此进行反思和完善。 ·利用比较法对不同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对比。 ·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实际研究情况,撰写论文和总结报告。 ·汇总课题组各种材料,做结题报告。 ·对有关课题的音乐教学活动和专题进行交流。
·分享课题研究成果。 |
|||||||||||||||||||||||||||||||||||||||||||||||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我校共有四位专职音乐老师,爱岗敬业、好学上进、团结奋进、充满活力。 1.莫莉,1972年5月出生,高新二小音乐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音乐组教学研讨工作,常年训练合唱队,在市、区合唱比赛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带一、二年级音乐课,课堂中引入口风琴教学,利用晨练时间排练口风琴齐奏《小蜜蜂》、《幸福拍手歌》、《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在书香校园活动、全国中小学校长会议、庆“六一”文艺演出中作出精彩表演。论文《自制CAI课件,优化课堂教学》曾在《音乐天地》发表。近年来开始在全校推广“小乐器进课堂”活动,致力于小课题研究。 2.苏鹏飞,1972年1月出生,高新二小音乐教师,擅长舞蹈编排。聪慧善学,灵活创新,率先开展的小乐器进课堂活动已在全校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带五、六年级音乐课,将葫芦丝、巴乌同时引入课堂,排练的民族小乐器节目,且吹且舞,细腻精妙,同样在各种文艺活动中有不凡表现,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一致好评。以葫芦丝教学为主题的各种论文、教学案例均获全国一等奖。 3.赵莉娜,1977年6月出生,高新二小音乐教师,她勤于钻研,富于进取,成绩卓越,多次获省、市、区,乃至全国音乐课堂教学一等奖,排练的舞蹈更是精美绝伦,是陕西省教学能手。2011年参加第六届全国音乐评优课荣获二等奖,在陕西省高效课堂展示及送教下乡活动中,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起听课师生共鸣。 4.睢国栋,1967年11月出生,高新二小音乐教师,擅长器乐演奏教学。他不但弹得一手漂亮钢琴,还精通各种乐器,尤其是管乐。每天利用早上及大课间时间训练管乐队,多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为学校大型集会、迎宾式及市区活动做了多次精彩展示。带三年级音乐课,课堂中增加大量的唐诗、宋词歌曲,在书香活动、全国中小学校长会议中,三年级的诵读节目获得阵阵掌声。 三、本课题保障条件 课题研究实验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得到省市区级课题管理小组领导的肯定和支持,需要得到市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更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的支持,领导的关心的重视是做好课题研究实验的重要保障。 首先,我校领导班子长期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设施设备,引进了管乐、口风琴、竖笛、葫芦丝、巴乌等形式多样的乐器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其次,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均是我校音乐教师,方便统一工作、研究、学习;大家参与研究活动的热情很高,参研人员都参加过课题研究,经验丰富;参研人员年龄都在中青年,完全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此项研究。 再次,我校学生都积极主动参加小乐器的学习,家长非常支持配合。 另外,有专业的指导专家。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会安排音乐学科的省市教研员定期对小课题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校也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定期召集参演人员汇报、研究;强大的网络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借鉴许许多多同行的做法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 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进行和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完全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我们定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使“小乐器进课堂”活动得以长期的、有效的研究实施。 |
|||||||||||||||||||||||||||||||||||||||||||||||
·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2012.5-6 |
准备阶段 |
立项开题明确分工 |
全体成员 |
|||||||||||||||||||||||||||||||||||||||||||
|
2012.6-2013.4 |
中期阶段 |
整理资料 中期报告 |
全体成员 |
|||||||||||||||||||||||||||||||||||||||||||
|
2013.5 |
结题阶段 |
撰写论文 结题报告 |
全体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