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深圳名胜古迹名录

(2014-07-12 09:03:06)
标签:

深圳

文化

古迹

名声

分类: 百年深圳

大宗祠

 

1、 曾氏大宗祠

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建于乾隆年间,嘉庆三年扩建。五开间四进深布局,由前堂、牌楼、中堂、后堂和庭院天井、左右廊庑组成,占地1050米。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2、上合黄氏宗祠

位于新安街道上合社区。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三进二廊庑二天井一牌坊布局,砖木石结构,建筑面积805平方米。现在为市文保单位。

 

3、江氏大宗祠

位于沙井街道步涌社区。始建于明代,2003年重修。三开间三进深二天井四廊庑布局,砖木石结构,抬梁式构架。现为区文保单位。

 

4、沙井陈氏宗祠

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三社区,又名“义德堂”。始建年代不详,乾隆、道光年间重修,现存建筑物为清中晚期风格。五间四进三天井布局,占地1010平方米。

 

5、佑文姜公祠

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戌社区。建于清中期,三开间三进深布局。清水砖墙,红沙石墙裙,抬梁式构架。

 

6、郑氏宗祠

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乐群社区。始建于光绪年间,三间三进布局,面阔12.1米,进深32.75米。砖木石结构,抬梁式构架。

 

7、王氏大宗祠

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溪头社区。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道光二十九年。三间三进二天井四廊布局。

 

8、振能公祠堂

位于宝安区观澜街道松元厦社区松元厦老围村中轴线上。建于清中期。砖木石结构,清水砖墙,石作门框。

 

9、蔡学元进士第

位于松岗街道沙埔社区。始建于嘉庆十三年,由一天井二廊房一正房组成。门额书“进士第”。

 

10、东方文氏大宗祠

位于松岗街道东方社区。建于清代,现代维修。三间三进布局,坐南朝北。占地415平方米。

 

11、陈氏宗祠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三间四进三天井两侧有横杠布局(实际为五开间),后部为楼阁建筑,规模宏大,现为区文保单位。

 

碉楼类

12、观澜古墟碉楼

位于观澜街道观澜老街。现有碉楼多座,大多建于清中晚期至民国,保存完好。

 

13、牛湖碉楼

位于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现在保存碉楼31座,造型各异,防御功能强。是宝安区现存碉楼最多的社区。

 

14、水田碉楼

位于石岩街道水田旧村。建于民国。高五层,四周开窗,砂石基础,三合土夯筑墙体。

 

15、广安当铺碉楼

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建于清代,是清平古墟繁盛时期的地标。目前为宝安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碉楼。

 

16、清湖碉楼

位于龙华街道清湖社区。高6层,层高3米。砖木石结构,清水砖墙体,外用三合土粉涂。四周开设射击孔。

 

17、浣浦楼碉楼

位于松岗街道碧头社区。建于清末民初。主体建筑为清水砖墙。

 

18、永修书堂碉楼

位于观澜街道松元厦社区。始建于清末,三合土夯筑,高6层。

 

19、和顺楼碉楼

位于观澜街道松元厦社区。建于民国初年,高5层,三合土夯筑。

 

20、壆岗东就碉楼

位于沙井街道壆岗社区。旅越华侨陈东就建于清末民初,高3层,混凝土结构,每层布有枪眼。现为沙井街道文物保护单位。

 

碑刻

21、凤舞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山古庙右侧立石上。“凤舞”为楷书阳刻,相传在明末清初为庙内一老丈用稻草醮黑写成。

 

22、凤凰山石刻群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山。刻有明中期进士郑文炳《秋日游凤凰岩》文。

 

23、长寿仙井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山。为明代举人陆奠拜所题。

 

24、净瓶洒露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山。为明代进士郑士忠所题。

 

25、禁赌碑

位于福永街道怀德宗祠前厅内。乾隆庚子年所立,主要内容为禁止宗祠内部参赌的“十二条禁律”。

 

26、祥溪禅院田碑记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祥溪禅院内。立于光绪二十六年。

 

27、嘉庆进士碑

位于松岗街道沙埔围社区。立于嘉庆十三年。

 

28、龙津石塔

位于沙井街道沙四社区东五巷。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984年重建塔座。现为区文保单位。

 

29、凤凰塔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社区。建于嘉庆、道光年间。六边形6层阁楼,高20米。现为市文保单位。

 

30、文昌阁

位于西乡街道固戌社区。始建于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塔高12米,分三层。现为市文保单位。

 

31、永兴桥

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桥头村。建于康熙年间。石拱桥长50米,宽3.4米,桥洞3个。现为市文保单位。

 

32、凤凰山石桥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社区凤凰山脚。宋末元初为文天祥后人所建。石桥长11.4米,宽1.4米。

 

码头旧址

33、固码头旧址

位于西乡街道固戌社区。建于清代,繁盛于清末民初。

 

34、观澜河码头旧址

位于观澜街道新澜社区。建于清早中期。已有300多年历史。

 

35、长寿井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始建于明万历,多次重修。砖石结构。井口呈圆形,三合土夯筑。

 

36、官田井

位于石岩街道官田社区工作站官田村兢新学校前,约于清中期砌筑。井口为正六边形,麻石砌成,井内壁呈圆形,为花岗石砌筑。

 

37、云溪井

位于沙井街道沙井中学。始掘于宋代,井口、井台均为花岗岩砌筑,壁砌青砖。现为沙井街道文保单位。

 

38、云林仙井

位于沙井街道衙边社区。始掘于明代,条石砌正方形井沿,石块及青砖垒砌井壁,底铺青沙。现为沙井街道文保单位。

 

古墓

39、铁仔山古墓群

位于西乡街道北部海拔203米的铁仔山南坡。已发掘清理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数百座,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印纹砖、陶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等一批重要文物。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9、黄舒墓

位于沙井街道步涌社区。黄舒,字展公,晋代著名孝子。现存黄舒墓为清晚期重修。为区文保单位。

 

40、陈振能墓

位于观澜街道松元厦社区黄桐窝山。始建于道光壬寅年,1999年重修。陈振能为松元厦陈氏家族开基始祖。

 

41、陈朝举墓

位于沙井街道沙井中学右侧。今墓为清代重修,现为区文保单位。陈朝举,宋淳熙进士,征收政议大夫。

 

42、曾氏古墓葬群

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有明清时期曾氏葬墓16座。是宝安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家族古墓群之一。

 

43、上合黄氏古墓群

位于新安街道上合社区。在牛城、土桥头、花塘岭发现自元明以来上合黄氏历代祖先的墓茔。

 

44、塘头村古墓葬群

位于石岩街道塘头社区长坑仔山。有黎氏、林氏、何氏、叶氏、黄氏、刘氏、殷氏所葬古墓16座。多为清中晚期墓葬。

 

45、陈仕美墓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园头岭。始建于永乐年间。墓主为燕川陈氏七世祖及其夫人邓氏。现为区文保点。

 

46、陈向廷墓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罗田林场。天启元年建。现为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陈向廷,字仪翔,号美用,万历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四川主考。

 

47、英管山基督教墓葬群

位于福永街道怀德社区英管山东南坡荔枝园内。有各种式样的墓葬31座,墓地呈长方形,,占地3000平方米,时代从清朝同治四年至民国二十七年。

 

遗址

48、林山古文化遗址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石下七沥水库边林山坡地。面积20000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49、燕川禾窑口山遗址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禾窑口山岗。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遗存陶片以灰陶为多,还有少量夹砂黑陶。

 

50、沙埔围村窖藏

位于松岗街道沙埔围社区花果山。出土铜钱4000多公斤。为宝安区首次发现数量多、品种和版本丰富的铜钱窖藏。

 

51、大钟山遗址

位于沙井街道万丰社区,又名大边山遗址。1984年首次发掘,主要是晋代到明代墓葬。

 

52、归德盐场遗址

位于沙井街道沿海一带。北宋始设,延续至清代,当时为广东著名盐场。乾隆五十四年裁撤。

 

古村落

53、凤凰古村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社区。现存建筑60座,于清代为文氏家族所建。总面积18000平方米,属岭南广府式风格。现为市文保单位。

 

54、燕川古村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始建于明代,多次重修。广府式排屋村,占地13000平方米。现为区文保单位。

 

55、浪心古村

位于石岩街道浪心社区。广府式排层村。占地7000平方米,尚存清中晚期古建筑60栋。现为区文保单位。

 

56、林屋古村

位于西乡街道黄田社区。为林氏家族所建广府排屋村。现有面积5000平方米,尚存清中晚期建筑50栋。

 

57、黄麻布老村

位于西乡街道黄麻布社区。古村依金刚山西坡错落排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属广府和客家混合式建筑。

 

58、上山门老村

位于松岗街道山门社区。居民为文氏。广府式围村。房屋建筑多为清水砖墙,灰瓦覆顶,少数为三合土墙体。

 

59、塘下涌老村

位于松岗街道塘下涌社区。黄氏所建围村。现有面积5000平方米,尚存清中晚期房屋50栋。

 

60、油松老村

位于龙华街道油松社区。广府式排屋村,现存建筑多为清中晚期。

 

61、浪口古村

位于大浪街道浪口社区。现存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民初,经过局部改造,建筑装饰不多,朴素大方。

 

62、贵湖塘老围

位于观澜街道桂花社区。始建于嘉庆年间。客家围屋村,围墙保存完好,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现为区文保单位。

 

63、松元厦老村

位于观澜街道松元厦社区。客家排屋村,陈氏家族建于清中晚期,占地面积25800平方米。

 

64、大水田老村

位于观澜街道牛湖社区。凌氏客家排屋村,多为清末民初建筑,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65、马坜大屋

位于观澜街道。陈氏客家围村,建于清末,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

 

66、清湖老村

位于龙华街道清湖社区。廖氏广府排屋村,现存建筑多为清中晚期风格。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

 

书室类

67、顾三书室

位于福永街道凤凰社区。始建于光绪九年,后经多次维修。

 

68、焕庭家塾

位于观澜街道牛湖社区。建于清晚期,三间二进一天井布局。

 

69、振能学校

位于观澜街道观澜中学内。中西合璧的四位一体成组建筑由松元厦陈氏家族联合海外华侨筹资兴建。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29年。

 

70、广培学校

位于观澜街道牛湖社区。深圳地区最早现代学校之一。始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教学楼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

 

71、西庄书室

位于新安街道上合社区。始建于清晚期,多次维修。三开间二进深布局。现为市文保单位。

 

72、元珠家塾

位于龙华街道清湖社区。建于清中期,为清湖廖氏十四世祖书室。现在作为廖氏分支祠堂使用。

 

73、绮云书室

位于西乡街道乐群社区。建于光绪十一年。三开间三进深二天井布局,砖木石结构,占地3000平方米。现为市文保单位。

 

74、树善公家塾

位于石岩街道上屋社区田心旧村。清代建筑,三间二进一天间两廊庑布局。木构梁架,夯土墙体,石砌墙角,麻石墙裙。

 

75、茅山公家塾

福永街道凤凰社区。建于嘉庆年间,广府式建筑。三开间两进深一天井布局。

 

76、智熙家塾

位于沙井街道壆岗社区。清末民初为越南华侨陈智熙所建。三间二进一天井二廊庑布局,面阔13米,进深33米。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7、碧涧公家塾

位于沙井街道沙四社区。三间二进一天井二廊房一牌坊布局。土木石结构,木构梁架,砂石铺地。

 

78、静乐陈公祠

位于沙井街道沙三社区。始建于清代,多次维修。三间二进一天井布局,占地264平方米。

 

庙宇类

79、王大中丞祠

位于西乡街道乐群社区。清中期为纪念清初广东巡抚王来任主张弛禁复界、为民请命所建。三间三进二天井布局。现为区级文保单位。

 

80、清湖三界庙

位于龙华街道清湖社区。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二年重修,三间二进布局。为纪念当时抵抗草寇所建。

 

81、碧头众圣宫

位于松岗街道碧头社区。清代建筑,红砂石条铺地,清水砖墙,木架结构。门额匾书“众圣宫”,左右门扉书“大围庙门”。

 

82、北帝古庙

位于西乡街道壆岗社区。始建于清末,三间二进布局,抬梁式构架。1993年重修。

 

83、黄田妈祖庙

位于西乡街道黄田社区。三间三进布局,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

 

84、洪圣古庙

位于沙井街道沙井大街,俗称大王庙,祭祀南海神。始建年代不详,今尚存基址、门匾、围墙、花岗岩门框部分柱和础。

 

85、康杨二圣庙

位于沙井街道新二社区。建于清代,三间二进布局。占地120平方米。

 

86、观音天后庙

位于沙井街道沙四社区。单间单进结构。庙内有进士蔡学元于道光九年题写的“重修观音天后庙碑”。

 

87、祥溪禅院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始建于清代,现已重修。原寺内墙上嵌有乾隆、同治、光绪年间石碑各一块,记述寺院兴废始末及其田亩和捐赠情况。

 

88、观音宫

位于松岗街道楼岗社区。同治壬申年重修,坐西朝东,一间二进布局。砖木石结构,清水砖墙。

 

89、北帝古庙

位于沙井街道壆岗社区。三间三进布局。门楣石匾书“北帝古庙”。始建年代不详。

 

古墟

90、观澜古墟

位于观澜街道新澜社区。有300多年历史。有观澜大街、卖布街、新东街、南门街、西门街、广安街、龙岗顶街等。

 

91、 清平古墟

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为宝安著名的四大墟市之一,占地7000多平方米,商铺建筑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

 

近现代建筑

92、 陈烟桥旧居

位于观澜街道区牛湖社区。陈烟桥是近代版画家、文化名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故居建筑为清晚期风格。

 

93、 蔡学元进士第

位于松岗街道沙二社区。始建于嘉庆十三年,三开间二进布局。砖木石结构,门额匾书“进士第”。

 

94、 镇业国际大厦

位于西乡街道流塘社区。南洋华侨刘氏兄弟建于民国初期,为三层仿欧式建筑,坐北向南,占地290平方米。

 

95、观澜古墟洋楼

位于观澜街道观澜古墟南门街。建于民国初期,仿西式单开间四层建筑。面阔4.5米,进深16米。主体为红色。

 

96、曾耀添宅

位于沙井街道上星社区。建于民国初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混凝土结构碉楼式三层建筑。

 

97、禅生新旧楼

位于沙井街道壆岗社区,为越南华侨陈禅生于1917年所建。禅生新楼又称寿仁堂,主楼三层。旧楼结构和风格与新楼相似。

 

98、 植利楼

位于福永街道桥头社区。港商林植利投资兴建于民国,由主楼和附楼组成的碉楼式建筑,坐北向南,高三层。

 

99、 浪口虔贞女校

位于大浪街道浪口老村。1878年由基督教会创办。现保留有教学楼和教师楼名一栋。教学楼曾于1947年重修。

 

100、文华楼

位于松岗街道山门社区。文氏家族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青砖、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层建筑。

 

101、 中共宝安县一大党代会旧址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又称素白陈公祠,占地214平方米。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第一次全县党代会在此召开。

 

102、 营救文化名人旧址

位于龙华街道民治社区白石龙老村。1942年东江游击队根据中共指示营救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白石龙天主堂即为当年营救文化名人的西线接待站。现已辟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103、 东宝行政督导处

位于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燕川老村北巷,又称"泽培陈公祠"。建于光绪年间。三间二进一天井二廊布局,砖木石结构。抗战时期为东(莞)宝(安)行政督导处驻地,现为区文保单位。

 

http://bbs.gd.gov.cn/thread-648938-6-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