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重阳丨投身艺术,不忘感恩反哺

标签:
杭州孪生画室画室教育孪生画室美术生 |
毕立伟先生创作的孪生画室重阳节联名作品
艺术家作品解读
//
LUANSHENG ART
九九重阳,登高敬老,竹林长青,节节高升,年高长者,体健为重,能爬高者,如婴未孩,戏作此图,祈愿祝福,天下老人,福寿康宁。
毕立伟
1982年生于山东淄博;
1997年-1999年 山东轻工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
2002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4年-200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09年做雕塑•做陶瓷•画画至今;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杭州•景德镇。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重阳节就有着特殊的感情。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老年节。
值此重阳节,孪生画室为画室内的老年员工与高龄家属送上一份温馨的节日聚餐与小礼品,带去孪生的祝福,让中华民族尊老的文化传统继续延续。
杭州孪生画室创办至今,已有十七年的历史,在这十七年中,整个孪生教学团队为各大美术高校输送了数千位人才,也帮助数千位怀有艺术梦想的美术生们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投身艺术,更要懂得感恩反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孪生画室在校园里将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重阳节,孪生画室祝福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重阳习俗——晒秋
//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重阳习俗——放纸鸢
//
Double Ninth Festival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即现在的风筝。
重阳习俗——登高
//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重阳习俗——赏菊
//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醉东篱》
《秋菊有佳色》
《独傲西风不占春》
重阳习俗——佩茱萸
//
Double Ninth Festival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习俗——敬老
//
Double Ninth Festival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人间真情永恒的旋律。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儿女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质朴的微笑,一次次看似平常的回家看看,都会使老人倍感温暖和幸福。
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父母,趁我们还年轻,趁父母还在,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双亲;九九重阳节,深深敬老情。祝愿全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安康,平安幸福!
国庆×中秋 联名海报
八一建军节 联名海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