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第二期专题讲座——保持好情绪的秘诀

标签:
杭州孪生画室画室教育孪生画室 |

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
累计为3000多位学生提供咨询
浙江省及杭州市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编写者之一


这次演讲以情绪为主题,从“什么是情绪”入手,用目前同学们所面临的烦心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管理情绪,什么控制了我们的情绪,保持好情绪的秘诀是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并举例论证,得出如实地去看待事物,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等结论。


然后通过案例“同学们的烦心事”进行分析,巧妙地引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根据自己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去感受好的心态能够给人正能量。

http://www.lsys2002.com/new/uploads/allimg/170824/2-1FR41A210K1.jpg
而后根据不同心理产生的情绪问题给出了解答,告诉我们在处理情绪问题上要具备弹性,对不合理信念的特点给出了三点论点。最后以不损害已为前提,以适合自己为首先,以悦己怡人为上选三项原则作为此次专题的结束。

通过这次讲座,提高了同学们对有关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多数不愉快情绪产生的因素,大多由于没有对其正确的认识造成的。文末附录心理小贴士,希望大家可以从有所收获。

1、
解答:逃避困难固然可以延长时间,但问题始终存在的,换言之,并没有将问题解决,同时一段时间的延长,反而会使问题更加恶化,要处理时,就可能会雪上加霜,而且如果我们不努力处理已经存在的问题,就可能会连锁的产生其它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2、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目标,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可能在某些思想中会有优越的表现,但不可能每一样都成功,如果一个人坚持这个目标,往往会在永无止境的竞争中疲于奔命,结果却一事无成。
3、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会让自己难受,也很可卑。
不愉快是一种自然反应,但如果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不如意,就像大难临头一样,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令事情更加恶化。倒不如适当的去正视不如意事情,能改变的就努力改变,至于改变不了的,就只能学习去接纳了。
4、
这个观点是不合理的,因为事实上是由于人自己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解释而导致心理伤害,外部的事情并不直接伤害我们的心灵。
5、
这个观点是一种假象,是很难实现的一种事情,但如果相信这个观念,我们往往就会委屈自己来取悦他人,希望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其结果必定是失望和被伤害。
6、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而责备和惩罚都无法导致这种现状的改变,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时错误就将他视为无用和无价值的人,以致于对他产生极端的歧视和排斥。
一是绝对化
1、
2、
二是过分概括化
1、
2、
3、
三是糟糕至极
1往往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和在灾难性的后果。比如“期中考试没考好,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2这种非理性信念常常使人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的情绪体验中。
原则
以不损害已为前提,以适合自己为首先,以悦己怡人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