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1404405/_edit/
时近深秋,金风阵阵,落木萧萧,秋色染在山里的一抹残色马上就要被时间带走。上一次走黄楼院明长城还是在2010年6月,盛夏烈日,酷暑煎熬成了最深刻的记忆。
以个体为单位,长城的拾遗补缺活动越来越少,衰变为简单的“爬一次大山”活动。
到达禾子涧路黄楼院口是正好9:00,指示牌还是很准的,山沟向北直达黄楼院明长城3公里。
燕长城遗迹实为沿山脊而去,若有若无的石头垄。

能看出来?远观痕迹十分不明显。

除了断续石垄,个别山头呈堆石状,看似早期烽燧。


石垄和烽燧算是常见,某处山头发现疑似小圈城遗址可能算是孤例。草深不明显,以四张局部图记录。




刚才说了,燕长城总的走向沿山脊偏东向南,一路云山雾罩四周景色基本为零。海拔降低,上山时远见的两截高耸山石又出现在了右侧,就算作标志物吧。



翻过山崖,回头一张存照。


又是一处烽燧状堆石。


蜿蜒的燕长城确切说是不明显的遗址痕迹,荒野穿行,锻炼眼力和体力。

实在是山高路远,甚至六棱木都长得粗暴、疯狂。健壮的直材随处可见,根本就不需要刻意找寻。
下图是Jeff手执节杖(六棱木)脚踏荒原,威武不屈的高大形象。

伴随着寻路,钻林子,再寻路,再钻林子,16:50回到出发点原点。

全天总结:前一小段算是重走黄楼院明长城,后半段燕长城路程比较烦闷枯燥,不过也算是一次行走长城外加“爬大山”愉快经历。
the
end
6ssd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