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1121090/
感谢鱼哥先前探路筹划使得线路顺利贯通。
又是一个星期六,追寻长城的一天伴随着太阳升起开始了。简单解说,9:07到达营盘东沟,海拔856米,天气不错,收拾停当开始爬山。

营盘村附近长城主要以碎石为主间或山险,峰顶险要设置敌台或烽燧。营盘东沟村西不远立有文保碑,碑文“营盘东沟烽火台”。

鱼哥继续施展超级想象力了
,“石猴献寿“,别说真像。

一路缓坡向前,1.8公里后绝对高度已经上升300米,垭口海拔大约1150米。

垭口右侧不远,视野开阔处设置一敌台,海拔1140米。

石质基座和大片散落砖头说明原为砖楼子还是很有可能。(下面烽燧,敌台不做区分,统一顺序编号)


站在敌台1向西可瞭望至营盘村,传递信号也是非常直接。

继续东进而后拐向正北,进入另一山垭口,长城作大鹏展翅设险横亘东西。

循迹碎石长城边墙先自垭口向正西山顶,第2烽燧建此,海拔大约1230米。


烽燧之下众山略感渺小,向西长城追逐山巅上下彼伏,不可多得的照相位置,下面由远及近的三张照片。



下瞰营盘村北山口设置的一座小城,当然还有前两张摄入镜头的营盘村段长城,统统纳入未来行走计划。

11:08回至垭口,发力向东山顶进发。

20分钟后,登顶东山头,海拔约1300米。山石虽挺拔峻峭,山石之上仍有码放碎石长城痕迹。


继续前行的路上,烽燧3,海拔1310米左右。

巨石叠压在山脊,向西方向的最后一瞥。

碎石垄还在向东方向延伸。

烽燧4,本线路海拔最高点,约1310米。

烽燧4后,长城下降转向西南,基本来过的人就是很少了,虽然一路下降无奈大片荆条树枝当道,是最艰难的一段。
下图所绘行踪基本就是下山,沟底、上山、山脊、下山、沟底。

回望转折点,山头之上的烽燧4。

来的人少墙体保护的还不错。



这一路钻林子加吃尘土,追随石龙总算下到沟底,海拔大约1000左右一道石墙堵住沟口,按理说沟口应有隘口屏障,垮沟石墙是否长城一部分?

悠长的山沟与绵延的南山长城平行走向,山沟东行好远可至上花楼村,沟的上游翻过山口即为营盘东沟村(这次回程线路),山沟联通两地着实不近,地图丈量全长至少也有7公里。

5号距离沟底不远,应当是个守护沟口的敌台,有一大片碎城砖为证。


碎石堆继续向上,看样子很快就要接通山顶大吉祥长城的拐点。

14:23,终于到达大吉祥北山长城,与上次大吉祥--上花楼那段线路无缝衔接。
海拔1100米,残墙指向上花楼。

趁着鱼哥去接他上次未完成的向东的一小段,鼓捣时常罢工的照相机顺便饱览群山景色。
看,如果不是刚才从对面山梁钻林子而下,还真不好确定那道残长城痕迹。
15:34,小伙伴重又聚齐。
6号,烽燧,上次已经来过的大吉祥最西端的节点。

下图是上次烽燧的照片,上下对比季节不同长城依旧。

过了6号烽燧并没停步,打算再向西走走看还有没有烽燧。
下图回望6号烽燧。
下图,这个位置北望对面山梁不清晰的长城痕迹。

再没发现烽燧的迹象决定下沟底,回程的下一步向沟的上游走翻垭口回营盘东沟。
没有路钻林子下山,再做一公里多的大段的爬升,17:00,海拔1250米,手机拍照的一张垭口回望。


上下两图,做个记录对比。

从垭口下至营盘东沟村口用去40分钟时间,17:40,时间尚可,决定把村口的敌台扫了。
下图一张手机拍照的7台照片。

18:10,重回营盘东沟完成环穿。
看看今天的统计数据,重点是行走距离9.18公里,最低856米,最高1310米. . .
.还是比同行的三人记录少了10%的距离。
唉~~~难道我是偷懒了!

8sshx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