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2016-10-30 18:51:21)
标签:

二道关

二道关东长城

二道关至东口楼

东口楼

东口楼长城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1024935/

 

  这周六北京阴雨天气,看长城就改在今天这个周日了。

  最近越来越爱回忆了(苦笑),即使有衰老的嫌疑那也要回忆!话说四年前北京一个极寒天气走二道关东这段长城。。。。。。算了,都记录在当时的博客---行走长城:二道关--二道关东山长城--鹞子峪堡(2013.1.2)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5n0w.html。现在看那时写的博文真是好笑,所想所思幼稚但不乏真实,另外就是以为走全了二道关东侧所有的长城,实际却有点夜郎自大,无知无赖的感觉(继续苦笑)。

  所以嘛,还是鸡汤说得好:认知无止境,探索无止境,学习无止境。

  正如标题,这次是补课,补全二道关--东口楼这一段的长城。

  按照爬大山的要求,也就是说没有耽搁时间就直奔大山了。

  10:45到达二道关,避开电线杂物找好角度,咔嚓,关口楼一张照片。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二道关是相对头道关而言,头道关(本镇口、黄花城)向北另筑一道环墙,好比建了一座巨大瓮城,这座瓮城的北门即二道关口。

  下图是长城地形图,蓝色为这次行走的轨迹,红色表示墙体防御线,可惜漂移比较严重。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安四路切开二道关口,海拔约300米,登城就从右侧山崖下开始。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关口东开始这一段上次走过,这次就轻车熟路了。

 上爬不同高度的两张照片。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关口上来墙体开始还是条石青砖,在这里转为毛石垒就简易墙直达山脚下。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一直走到山脚下长城尽头,头顶山崖不可逾越,只好左切山腰,树丛茂密钻林子只要十来分钟就能到达垭口。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垭口这段墙北接敌楼,南至山崖。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东向西一张二道关东楼照,远处山梁上是关口西山敌楼。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敌楼楼顶中部已经损毁塌落,其他结构如下。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天气突然放晴,远眺莲花峰、黄花城水库,近见鸡狗之声相闻的村落,就着午饭岂不美哉。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上次止步于这个敌楼,从此往后的长城属于没走过的,12:45继续向前。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海拔提升,回头看敌楼渐行渐远。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这一段巨石斜插山尖,必须经过狗牙山体才能去往前面的长城,狗牙石下横切过去比较安全,前提是忍受酸枣刺扎肉的痛苦。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趴在狗牙石上窥探下一段长城墙体。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再回头下看,披荆斩棘上来路在哪。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继续向前是一个高度有四五米跌崖。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谨慎扒着石崖树根下到崖下,走出一段路回头再看,崖壁连接两边长城墙体,这是一段典型山险为墙。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这部分山体就是刚才的狗牙石。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不规则毛石垒砌墙体,一部分石灰粘合。人来的真是不多,保存也相当可以。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13:23,海拔大约600米,墙体连至前面石垒烽燧,这边东北方向长城自烽燧起转为东南方向。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下图小站GE图标示,烽燧实为三边长城节点,向北扔有一条红色长城钩线,当放大地图确有不明显断点残墙痕迹,当时站在烽燧其实很难分辨是否有墙。这次主攻东口楼方向,其他以后再说了。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南望,距离所限,远山主线长城的十八蹬是看不明显,近处东口楼南山一段长城倒是很清晰,近处碎石堆砌残墙从脚下沿山脊延伸。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水库这边,边墙如带,头道关黄花城又似展翅起飞的大鹏。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向前,这一段单边墙体又比刚才的坚固完整很多。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时间14:16。

 矮墙上宽不足两米,横截一处山凹,周边深秋落叶却不失清风和煦,席地而坐平心静气,远观山景内问自省......恍惚间的美好时光静止于此该有多好。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来看这一段,宽仅一尺,顺山脊一字码放,关键是几百年前的整齐原样,从未滚落坍塌,难得难得。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探路向前,择路而行,蓦然回首,烽燧已经甩在远点。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东口楼小村北山敌楼残台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那里距离下撤点就非常近了。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这一路小的断崖还是有的,只要注意脚下不硬性攀爬或强制下降,遇险绕道随势而变,户外登山的乐趣还是享受满满的。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15:15,敌楼残台近在咫尺,不知当地老乡怎么称呼此楼,因位置在东口楼北山上,轨迹上就标注”东口楼北山楼”了。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残台上向北望一路走来也是山势起伏沟壑层叠啊,有那么一点成就感。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可以放眼指点一路之过往,感叹一下行路之辛劳了。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残楼仅剩条石墩台、南楼门垫石和少量砖瓦,向村子下张望,撞入视野的还是路南一段陡峭长城腾起而上。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残台继续沿长城线下行比较陡峭,向左循山路下降至小村非常简单安全。

 15:50,东口楼建在村中心,高大宽厚城墙自北山崖而下连至东口楼。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水泥公路毗邻东口楼南而过,原关口(或许是水关)估计是扩建公路时被拆毁。下图拍摄北向南方向,右侧为东口楼。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近观东口楼实为惨不忍睹,敌楼至少被削去一半,南北方向残存一券拱。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内部堆弃杂物垃圾,南向北方向一张照片。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唯一南窗。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楼外,一间老屋,几株柿树,古老城墙与晚来的秋意。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当你站在东口楼所在这条山沟向上望,一北一南两段长城顺山而下,觉得这个沟谷位置在黄花城头道关以东,原来可能叫东口或者东口关,不然东口楼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可是已知地图确实没有东口这个地名标注,网上也没有查到东口相关条目,看来弄清它的前世今生有空还得实地寻访。

16:00,海拔大约350米,时间不早,继续向南山陡坡进发,循迹东口楼南山长城。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起初的一段墙体损坏较重,上升一段回望山下。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大概是比较危险,整个南山长城看似也很少有人攀爬,用荆棘密布+坡陡路滑来形容很合适不过,沿途几个水嘴和一处上城梯道作为路标记录下来。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上城梯道。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16:35,天气渐暗,考虑到回程沿墙而下摸黑下撤很麻烦,心里着急加快上爬速度。

 运气不错,长城上部分树枝较少好走多了,见城下山坡有几棵人工栽育果树心情转向大好,预示着回程可以顺山坡而下了,心情好,冰冷的石块也显出五彩斑斓。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每当遇到山崖,长城墙体大都搭建在山石之上融入山石之间,这里的长城临近山根却戛然而止,齐齐地横截一刀,截口留出一大块空地形成一个缺口。下窥缺口处不见有拆毁城墙或者敌楼残存废墟或者建筑残渣,这就有疑问了,缺口原来就是这样子?起什么作用的?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石灰粘合石块,墙体截面比较整齐没有粗暴拆毁痕迹。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海拔大约400米,望眼四方,黄花城水库和黄花城长城东段。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还有来时的一路旅程。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17:00,计划之中也是预料之中,下山路非常之好走,出奇的顺利。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下图是东口楼南山长城部分,红色是长城线路,蓝色为行走线路。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17:20,待暮霭渐浓已经妥妥到达山下,脚踏落叶,步履沙沙继续走2公里去往二道关口取车回城自不必说。 

  2016怀柔深秋浓重一笔,又行走完成一段北京长城。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行走长城:二道关--东口楼(2016.10.23)

                                                                                 sj7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