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2016-04-17 22:38:15)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884071/

  
 双界山长城在海字口南,就目前去过双界山长城的人不是很多,“人满为患”要有个过程。遥想二十年前登上司马台长城的人很少,十年前箭扣长城也少有人至,说不定再过十年双界山长城会耳熟能详了,能不能像赶早市似的成为驴群们的一条蜂拥而至的线路呢?这个也难说。   

 
 海字口、岔石口两地分别有两道长城,GE用红线描绘的是明主线长城,今天走的是白线段,所谓北朝长城。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双界山位于北京北部,是怀柔与延庆两地界山,因此称为双界山。

 
手头有一本北部山区古长城勘察报告,作者勘察认定双界山古长城最初为北朝所建(想想也有1400年了),明朝在重要关口重要线段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整修增建,一会看看是不是有痕迹。

--------------------------------------------☆ 

 
无组织无纪律小分队还是早晨7:00集合,在下不才则充当司机驾驶无组织无纪律轿车(车怎么无组织无纪律?这个被残忍吊打都不能说),堵、顺,城市、山区,冰火两重天的安四路让人既爱又恨。

  9:50一切OK,自延庆海字口村南进山,此地海拔已经735米。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海拔高气温低,气候要比市里晚两周,山花只是零星初放,阴天里山风嗖嗖,单裤 两件薄上衣=冷啊,还好,背上雷锋鱼哥备用的抓绒衣心里踏实多了。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用时30分钟,呼哧带喘地上升150米已经到达长城断点垭口了,一东一西两方向全部是双界山古长城,这次计划完成东段,因为向西各位大虾已经走过了,看来以后得单独补课了。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坍塌堆状的石垄长城,先上几张照片看看年代是不是够远。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烽燧更是成堆状,记录的第1烽燧海拔900米,时间是10:20。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注意右前山尖的西大楼,算是这次的“地标建筑”,看着好远。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走了一路,像这种残存高度2米的石头墙体很少。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距离西大楼还是远,下图只不过用镜头拉近了距离。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这一路几乎是平走,10:35,海拔还是在900米左右,第2烽燧,石块与泥土混合巨大状。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下图是途经墙体北侧的一个约20M²墙圈,石头码放整齐,原始状态较好,应当是住宿屯兵之用。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每遇到高落差,墙体总是向外倒塌成斜坡状态,毕竟没有石灰粘结的石块长城不太牢固。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第3烽燧建在海拔大约950米高的山头,时间11:10。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烽燧顶有石块围边的很大凹陷,或许又是一个圆形墙圈?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又见西大楼,那一点点山尖。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肃穆山林,树丛中杜鹃花风中摇曳枝杈,听任昼夜冷暖四季枯荣。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长城总是因山势在需要处堵住豁口形成完整墙体。

  看看,这石块的紧密程度才是原装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相信这残留的几片也是当年所垒。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凭借两边山石堵住前后便成就一个半天然墙圈,三五个戍卒驻扎进去不成问题。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1:43,海拔大约1020米,第4烽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墙在延伸,11:54,海拔大约1050米,第5烽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也是拉近镜头的西大楼,当然还是近了很多。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完整不多见。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2:00,海拔大约1070米,第6烽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在烽燧上看来时路,有点像平谷北大顶长城,基本看不见的那一大片野茫茫。

  也就是这枯黄季节还能走走,夏季必然是艰难行程。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2:15,海拔大约1115米,第7烽燧也是个很大的石堆。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第7烽燧已经有些高度了,西北望海字口村。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像这种小墙圈遗址在长城上有好几处,是这段古长城最重要特点之一。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海拔渐渐升高,刚才的石龙基本是东西方向随山脊而建,到了这里向前的山脊将要拐向南山。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根据地形原来的石墙或厚重或简易,而这简易石墙一定是山高路远易守难攻之地。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厚厚铺满的树叶可以作为四脚八叉吃午饭的地毯了。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4:50,第8烽燧建在了山凹的拐角处,海拔大约1090米。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隆起石堆通向南方向的高山。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3:00,海拔大约1080米,下图是“大”不一样的第9烽燧或者墙圈,巨大的石头堆仿佛是个石头料场,直径足有半个篮球场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照相机的视角不能近距离囊括全貌,下图是在半山向下俯拍第9烽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这么大的烽燧,如果周边叠码石墙构筑的墙圈是当年所为,守军的条件也是风餐露宿难以想象的艰苦,直到明中期建设了遮风避雨的砖砌敌楼才真正享受到军事创新带来的福利。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虽有起伏,可石头堆继续向山坡延续。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今天的风力应有6级,山风浩荡,林涛滚滚,耳边轰呜一直没间断,与此相反石畔的杜鹃花恬静初放全然无视这大自然空气的宣泄。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5:27,海拔大约1180米,第10烽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蚂蚁窝占领烽燧顶端,一个不小心蹬踩到上面,大蚂蚁蜂拥而出迅速爬向脚面和裤管,吓死。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第10楼算是一个里程碑,不但第10之后再无烽燧,而且也再无石垒长城痕迹。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在这里目测西大楼高度,应当在此之下。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海拔抬高到1200多米,北坡和南坡都是沟崖交错山野林密的天然屏障,构筑人工长城在此已经没有太大必要,山险即是天险。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但还有点不死心,万一漏掉长城又出遗憾。透过密林看山腰似乎有石块,费劲钻过去一看这片山石并非长城,属于山体自然崩塌石头肆意散落,大块石头浮在表面摇摇欲坠不太稳定,另外发现这里的六棱木真是高大密集野蛮粗壮,难得有人涉足也就少了锯伐。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石块上的苔藓和“绿虫子”之类的植物。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4:00,海拔大约1280米,向北可远眺海字口,坐在大石头上还能嘚瑟几张照片。

  山头竖立岩石算又是个重要节点,开始发现有人为垃圾,有那个啥.
. .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实际从海字口上来,走到此再向南下山坡、穿密林、走山梁可奔向西大楼,或再至大榛峪关口. . . .

这一条连接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长城穿越线路是不是特完美!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你说这样的线路强度得有多少?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0.8吧 ?!

   
0.8那是一半路程!

  
 1.5强度,

   
你别嫌大,还不打折。

  走就得走最高大上的线路!

  海字口直接上山,   

   爬升最少也得500米,   

   什么土路呀,石路呀,林子呀能走的全给他走了,   

   前半段是石头长城,后半段是砖砌长城, 

  线路里最好的就是西大楼, 

  四四方方,特完整的那种,   

   
驴友一进楼门儿甭管来过没来过

   都得说一声,Cao!累死我了!

   你得研究活驴的跑山心理,   

   愿意肯走0.8强度的疯驴,   

   根本不在乎再多走另外0.8,    

   
什么叫成功强驴你知道吗?   

   成功强驴就是走什么线路,   

   都走最虐的不走最好的!    

   
所以,我们设计的线路就是,   

   不求最好但求最虐!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扯淡过后还是看看西大楼吧。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这张是拉近的西大楼,是拉近的一张,走过去线路是不是够虐。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4:21,海拔大约1290米,这里就是今天的最高点了。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也是地质测绘的一个基点,看看山顶的水泥方柱,有图有真相。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早就没有了人工墙体,向东继续以山险为墙,本文第一张地形图向东描绘的代表长城的白线就终止于下图的万仞崖壁。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近镜头里的白花花的崖壁,后方则是火焰(药)山和九眼楼。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向右看,嚯嚯嚯~,驴鞍岭--响水湖--磨石口--旺泉峪--北京节--鹰飞倒仰. . . .
一大波长城经典扑面而来。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接图能放开视野同时还能治颈椎病。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最高峰以后山脊散落一些石壁可不勉强上攀,走下面也很快。

  向北一路下撤3公里多自不必说,沿途风景自然原始难得一见,咔咔咔。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16:16岔石口村。

  灰头土脸强度.8,心满意足撤退回家。

  This
game is over。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行走长城:双界山长城(东段)(2016.4.16)

                                                                            
.8sysd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