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11路军博客
11路军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32
  • 关注人气: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2016-04-03 22:15:58)
标签:

南路边垣

柳沟头司

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

头司

二司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871759/

 

   人间四月春回大地,北京干燥的空气中飞舞着灰尘和花粉,呛鼻迷眼不适应,清明时节也没盼来雨纷纷。小长假有的去居庸关拍摄开往春天的列车,有的去大榛峪拍摄花海烂漫的长城,避免扎堆凑热闹今天选择了一条远线路:继续南山路边垣接龙,继续柳沟向东。

   7:00从城里出发,是堵车呢还是堵车呢,虽然另辟京新高速到了柳沟已经快11:00了, 北京之北高原海拔已经540米,温度也低了很多。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柳沟这几年旅游办的红火,没有个特色偏远之乡游人怎么会来这里呢。躲开牛肚豆腐宴揽客的店家,车停在城门北不碍事的空地,从柳沟继续向东的行程就此开始了。

   柳沟向二司村原来的夯土边墙已经被废了,痕迹本就不多,二司村西的唯一黄土台基本也被削平,这是今天遇到的第一个城台。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从西向东穿过二司村,黄土高坡上开始出现大段长城,美中不足的都比较低矮。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乍暖还寒,一两株山桃花初开原野静吐芬芳也算是有早春的信息。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远远的一间小土屋搭落在黄土台上,三四平米的“违章建筑”内设有火炕烟道,大概是当地农民居高望远看青的窝棚。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二司至三司之间不到两公里,穿行在黄土沟上沟下。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燕羽山横亘延庆小盆地之南,远望北坡山梁是一道割去植被的人工防火带,以前离着远看不清,一直魔怔似的还以为是石头长城呢。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走到三司这里土墙间填充石块和城砖,部分充当做了老乡的院墙。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向村里张望,树木嫩绿、静谧整洁、环境优美的小村子偶尔一两像仙人一样飘然而过,这倒给每天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闹市穿梭沉浮的俺们一种不适应赶脚。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从网上抄录整理了一段三司村介绍:

   三司村历史悠久,明代修长城,筑墩台,造营城。至今还有烟墩、窑院、土城墙等古迹存在。村东土边长城和石边长城依山而建、浑然天成,土城楼巍峨耸立,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古时柳沟为城官,为保卫城官,在土长城脚下设司,有司官,柳沟往东分别是头司、二司、三司、四司,一名司官一营兵,一个土城,本村由"三司"屯戍,故作为地名也就流传下来了。

    明朝初期,先后有张、王、李、侯、蒋、赫等几家先祖迁徙到现今三司村庄西约500米处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搭屋居住。如今算来,三司村老门老户的始迁祖来到这里已经有将近600年的历史了,三司村民风淳厚,勤劳朴实,大多姓氏家族是明代戍卒的后裔。

   明代司是城下属单位,上面一段话说从“柳沟往东分别是头司、二司、三司、四司”实际情况是柳沟往东是二司、三司、四司、头司。头司排在了最后,为啥?

   这一路也问了几个村的村民,大都说不出来为什么,有一个村民语音混沌的讲了一个传说:头司早先是在柳沟东,后来头司闹蝎子精可能影响了战斗力,后来头司就搬走了. . . . .后来就听不清楚了 。

   从地理位置看柳沟离二司已经很近了,中间夹上头司显得有点过密,可能恰好四司东需要军事住守头司才整体搬到现在的位置。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三司村口小凉亭吃着带来的午饭,天气阴沉北风越刮越大有点瑟瑟发冷,赶紧收拾,走起。

   下一段路是攀爬三司村东的当地人称石坡山的石头长城。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起伏的沟壑延续着土长城,间有夯土台。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在主墙北山坡的制高点设一座烽燧,时间有点紧没过去,舍弃了。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土边墙止于山坡一夯土墩台,连接的石边长城在其身后,土边长城与石边长城交汇点就是在此。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残破的石长城上宽两米多,外墙最高有的达到三米,内墙残留一米多。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石块堆积的烽燧在南路边垣还是比较少见,石头烽燧作为重点这次记录在轨迹里,标注:“石头烽燧1”,13:45,海拔大约780米。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烽燧向西瞭望,柳沟、二司、三司全都视野之内。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突出于小平原之南,北风平地翻卷上升到山头,楔形地形像是风的增倍器,这阵子的风力足有6级,担心被风掀到山下,阵风刮来站不住还得蹲下。

   为了安全没有直取顶峰而是绕道山南。风确实小多了,可是这一绕像是越走越远。还好及时修正线路,直接北切山脊。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上城一看绕过的山顶就在西方向一百多米。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14:10,海拔大约890米(轨迹标注石头烽燧2),此烽燧为最高烽燧,向东、向西、向北视野开阔,也是二司、三司与四司、头司相互联络传递烽火的节点。

  烽燧顶石块掺杂泥土凹凸不平,散落年代很久的碎砖块,在此战略要点修个小型建筑站岗放哨?这个可以有。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这一路让风吹得凌乱,趴在石头向下看,刚才向上爬行的石边长城弯弯曲曲。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14:24,海拔大约885米,石边长城上建有夯土烽燧,没想到啊这个真的有。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黄土烽燧与周遭漫山石头颜色不搭,材料也是格格不入,夯实土层材料纯正纹理清晰,黄土从哪儿来呢,如果从山下背上来就有点累了。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回拍一张:黄土烽燧(近景)和山顶石头烽燧(远景)。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下图谷歌地球图红线段是小站标注的长城走向,特地观察了一下那边貌似没有长城痕迹,不知是不是标注失误。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继续向东的石头长城没有跨越前方山头(也没有按照小站谷歌地球红线段方向)而是从山腰用简易墙体一带而过,原因可能是山沟足够深邃,能省就省了。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而接下来的石头长城爬向一座“驼峰”式的石山,在犬牙乱石崖之上堆集一个烽燧(石头烽燧3)。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15:02,海拔大约815米,石头烽燧3,烽燧附近仍然有散落碎砖。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四司村在山下,脚下烽燧向前是一个跌崖,而后一段较平坦的山梁,再后又是一个突兀石山,能看清楚石山上另建有一烽燧(编号石头烽燧4)。

   看着跌崖够凶险,山势诡异,石边长城寻迹就此止步,原路回撤200米至垭口,下行沟底出山。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山下回看两座“驼峰”确实危险。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仔细看石头烽燧4的东北山坡还有一段折角向上的石边长城,循序向上说不定有登顶的小路。没过去小有遗憾。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下为翻越石坡山轨迹图。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四司村老房子多,石块与少量城砖混搭陈旧感浓重。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本来已经走出四司,村头听一个人说村里还有一段古城墙就又走回来寻找,如下的一段夯土墙。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四司村向前一里地也就到了头司村,头司村看着更小一些,彩绘牌楼和一段一百多米的古朴土墙是头司新旧两个朝代的印记。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17:00,今天的柳沟至头司走了11公里,现在得考虑从头司怎么返回到柳沟。

   要向北绕一个大圈,也得有十七八公里,如果徒步回去得走四个小时。

   50块钱包了小车,还是四个轱辘快,半个多小时回到出发点。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走了一天,又到了晚饭时间,柳沟的豆腐宴还是不能错过滴。

  可能不太合口味,不吃后悔吃了也后悔。

 

  ------保不齐下次来柳沟还是胃贱嘴馋,再次陷入胡吃海塞后使劲掌嘴的怪圈中。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行走长城:柳沟--二司--三司--四司--头司(2016.4.2)


                                                                                       6sj0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